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关系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7-10-02 06:12

  本文关键词: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关系的实证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E协调 传导与反馈 四步法 协整分析


【摘要】:文章采用4步法,对1990~2011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基于三者之间协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关系的传导效应关系,其传导关系为:1:1.5177:1.5722,即经济每增长1%,能源消费增长1.5177%,碳排放增长1.5722%。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E协调 传导与反馈 四步法 协整分析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BJL066)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57)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192) 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计划项目(2013C25065)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分类号】:F224;F124;X196
【正文快照】: 0引言经济、能源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如何确立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能源消费量为中间变量,系统、定量研究经济—能源—碳排放的传导与反馈机制,为制定科学的经济增长目标、能源政策和碳减排目标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我国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2 汪旭晖;刘勇;;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J];资源科学;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秀琴;;安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胡雯瑾;陈宏民;;能源与农业价格传递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3 李致平;崔立志;;马鞍山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江学迪;;能源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基于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08期

5 杨冠琼;;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任少飞;冯华;;中国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结构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6年12期

7 原艳梅;林振山;陈玲玲;;基于EMD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2期

8 王远;陈洁;周婧;王义琛;陆根法;;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9 傅春;巫锡金;;中部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与案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10 邹沛思;贺灿飞;;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丽琨;张力菠;;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的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原油进口量互动关系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刘健;王润;;福建省能源消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2020年能源消费预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赵娅;;中国能源效率、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谭志豪;方炜;;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陈爱平;安和平;王君莉;邹波;赵栋昌;;贵州省能源消费与人口、经济增长关系初步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王苗;;贵州省能源消费与人口、碳排放关系实证研究——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9 吴振信;石佳;;基于STIRPAT和GM(1,1)模型的北京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0 苏屹;张成功;宋俊娇;;区域经济增长与核能发展相关性及其效率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3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志梁;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邢小军;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孙立成;区域食物—能源—经济—环境—人口(FEEEP)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双喜;甘肃省能源消费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邹博;江苏省能源消耗、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黄娑;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胡锐;武汉市能源消耗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米倩倩;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7 李保国;能源消费及其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燕晓红;陕西省能源消费及构成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9 曾京京;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高小钧;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节能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2 黄飞;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01年01期

3 林伯强;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01年10期

4 邵忍丽;贾明德;;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铮;朱永彬;;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年02期

2 武石礼司;乔云;;亚洲的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J];南洋资料译丛;2008年02期

3 陈春桥;汤小华;;福建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结构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鲍云樵;;国家采取多项综合措施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完成[J];中外能源;2010年09期

5 许俊杰;王海霞;;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比较[J];能源环境保护;2011年01期

6 黄蕊;刘昌新;熊文;王铮;;福建省的碳排放趋势与对策[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7 刘中文;氋朋钊;赵井会;;基于能耗的碳排放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寇栓虎;杨荣;;能源消费状况对延安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9 陈春桥;汤小华;;中国能源消费导致的CO_2排放量的时空演变分析[J];地球与环境;2010年04期

10 樊杰;李平星;;基于城市化的中国能源消费前景分析及对碳排放的相关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可嘉;梅赞超;;基于STIRPAT模型的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建华;逯元堂;;基于协整分析的我国“十二五”水污染防治投资预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朱永彬;王铮;;中国经济模拟与碳排放预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志强;刘春梅;;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马志元;;城市区域经济、人口、能源、环境综合系统预测模型及应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曹辉玲;郭英占;;全国43万烟囱可望无烟[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孙林霞;吴献金;;湖南省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协整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8 周健;崔胜辉;林剑艺;;厦门市能源需求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情景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刘晓迪;;加强节能减排标准化 推动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张劲;严圣华;;武汉市三废产生量的相关分析及预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州生态园管委会 周春雷;扎实推进和谐生态园建设[N];温州日报;2007年

2 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浙江省GDP增长中的代价分析(上)[N];中国信息报;2005年

3 李术峰;政协委员们的共同心愿:让绿色旋风劲吹奥运[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4 隋伟 田娜娜;利津县企业降耗与社会节能“齐驱并进”[N];东营日报;2010年

5 周小兵 陈坚;京都议定书带给电力“绿色机遇”[N];华中电力报;2005年

6 常志鹏;我国实现节能目标[N];中国矿业报;2003年

7 ;我国节能目标实现[N];中国信息报;2003年

8 陈超;《京都议定书》今起正式生效[N];科技日报;2005年

9 通讯员 张晓刚;汉台积极推进节能减排[N];汉中日报;2010年

10 潘少军;节能环保“起飞”仍需加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征华;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胡予红;煤炭消费预测与温室气体减排途径和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关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城市化对上海市碳排放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李延庆;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陈才;重庆市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

4 向求来;湖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及低碳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苏瑶;湖南水污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6 任静;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袁虎;基于LMDI方法的京津沪渝四市碳排放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李小鹏;低碳经济下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研;线切割含油乳化废液处理方法的进一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孙烨;松原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7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57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9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