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企业构成与产业集聚技术升级效应分解
本文关键词:异质性企业构成与产业集聚技术升级效应分解
更多相关文章: 异质性企业构成 区域创新系统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升级
【摘要】:以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异质性构成和异质性企业技术升级行为选择差异性为前提条件,从企业层面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区技术升级问题。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企业技术升级影响可以分解为对所有企业的水平效应和对异质性企业的结构效应。单纯的工业企业集聚有助于落后企业获得先进企业的技术溢出实现技术追赶与升级,但却对先进企业技术创新升级的边际贡献率不大。先进企业创新升级需要由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金融发展和制度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共同组成的区域创新系统来支撑带动。研究还进一步揭示,区域创新系统与系统内企业技术升级之间存在着一种收益递增的正反馈效应,这构成了产业集聚自主优化升级的内生源动力。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构成 区域创新系统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升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C790257)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2hq1027) 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创新培育项目(2013CP002)
【分类号】:F062.4;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推动产业集聚升级、增强产业集聚的区域竞争力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产业集聚区的优化升级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常常面临两种战略选择,一种是所谓的“腾笼换鸟”,就是通过产业转移,将现有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产业基地中转移出去、把高技术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2 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浙江省实证考察[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3 梁琦;詹亦军;;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1期
4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张萃;;产业集聚与创新:命题梳理与微观机制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6 张杰;张少军;刘志彪;;多维技术溢出效应、本土企业创新动力与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形态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7 赵伟;张萃;;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业及其集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关键要素与实现机制[J];中国经济问题;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跃刚;吴艳;;都市圈产业组织形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2 杨天荣;;基于博弈外资种业的国内种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3 印中华;田明华;;外商直接投资对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钟惠波;许培源;;中国经济TFP增长的影响因素——基于BACE方法的综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王婷;周立新;;FDI与重庆市内资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5期
7 王兆君;关宏图;;基于集群系统结构的企业集群成长与政府行为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8 王少君;尚欣欣;;基于产业集群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刘重力;付斌;李慰;;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国家级开发区间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10 高山;;广东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0-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赵炎;;复杂创新网络的小世界效应研究——一个整合社会资本与结构洞的视角[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s,
本文编号:961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6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