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产业竞争分析框架
本文关键词: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产业竞争分析框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竞争 竞争压力 投入产出 拓扑结构 分析框架
【摘要】:传统的产业竞争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这一孤立概念的内涵、来源、评价和相应对策方面,无法精确地刻画产业间实际存在的竞争关系及其强度。探讨产业竞争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建立基于资源与市场的双维度产业竞争压力概念模型,提出基于产业间投入产出数据的压力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区域产业竞争系统的一个普适性的定量分析框架。该框架可以深入到产业系统内部,详细刻画产业竞争网络的拓扑结构、统计特征和竞争特性,预测产业竞争系统的长期演化行为和产业政策效果,为区域产业间竞争系统的结构与演化分析提供理论与方法论支撑。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竞争 竞争压力 投入产出 拓扑结构 分析框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区域产业竞争网络的模型、结构与演化机理的研究”(12YJAZH033)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产业竞争系统的结构分析与演进机理研究”(2013SJB6300041)
【分类号】:F062.9;F223
【正文快照】: 1传统的产业竞争研究长期以来,区域产业竞争的研究以区域产业竞争力这一基本概念为基础,研究内容包括:(1)概念与内涵研究。如,包含需求、供给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概念、区域间比较生产力的竞争观点、用区域市场占有额来衡量的能力论内涵。(2)来源与决定因素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非;曾刚;刘曙华;;基于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竞合博弈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年03期
2 黄培;陈俊芳;林明勇;;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产业竞争博弈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3 杨建梅;王舒军;陆履平;庄东;;广州软件产业社会网络与竞争关系复杂网络的分析与比较[J];管理学报;2006年06期
4 千庆兰;;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及其评价研究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黄传峰;张正堂;吕涛;高伟;;产业间竞争的内涵、特征及其理论依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8期
6 庄东;杨建梅;;基于社群结构的多市场产业竞争关系研究现状及展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韩超;;两地产业竞争合作博弈模型的简单运用——以上海、宁波为例[J];经济论坛;2008年22期
8 蒙灼;严静;;基于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的能源产业竞争系统及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9 吴晓波;姜雁斌;;经济转型:基于网络分析的产业部门角色演化[J];科学学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胡宝贵;;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郑珍远;施生旭;;基于AHP的福建省电信行业竞争力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潘向东;杨建梅;;Naming Game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9年02期
4 杨建梅;后锐;欧瑞秋;姚灿中;刘潇;庄东;谢王丹;;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及高技术产业网络[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0年Z1期
5 管百海;;只具有设计能力工程总承包商的纵向一体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11期
6 吴刚;李传昭;吴丙山;;垂直整合对下游企业创新动机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7 后锐;杨建梅;姚灿中;;物流产业竞争关系复杂网络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8 王海峰;方军;;区域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文献综述[J];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06期
9 孙希恒;赵龙;王海峰;;河北省金属制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10期
10 师谦友;徐扬;;基于SSM分析的泰州市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建永;吴永兴;;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向,促进上海空间布局协调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2 周甜甜;王文平;;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省域产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清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后锐;中国啤酒产业动态并购的建模、仿真与预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光杰;分布式R&D网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幼松;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6 詹海斌;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土地市场一体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杨柳;中国餐饮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旭超;吉林省软件产业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方爱丽;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D];青岛大学;2008年
10 赵正龙;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岚;黑龙江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周靖明;云南省机床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形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景华;FDI对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竞争力的作用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雷;3种阔叶树细根分布、形态及其对竞争的适应[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练高海;基于钻石理论的企业集群持续竞争力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郑军;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毛欣欣;新疆矿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杨雪春;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金龙;生物种群理论下带时滞的市场竞争结构的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晓星;中国花卉产业区域竞争力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红艳;;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基于产业互动、融合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9年09期
2 谢章澍,朱斌;闽台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4 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1期
5 原毅军;耿殿贺;张乙明;;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6 李非;曾刚;刘曙华;;基于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竞合博弈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年03期
7 李兴莉,申虎兰,冯玉广;Logistic和Lotka—Volterra模型参数的灰色估计方法研究[J];大学数学;2004年06期
8 黄培;陈俊芳;林明勇;;纵向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生产方式的产业竞争博弈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9 王劲松;史晋川;李应春;;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10 邹昊;段晓强;杨锡怀;孙琦;;技术关联:一个概念性的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建梅;陆履平;谢王丹;;广州软件企业竞争关系的复杂网络分析[A];第二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瑞华;基于产业间竞合关系的海洋经济系统演化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任方旭;区域产业竞争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61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6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