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的三大自然力来源及其人学内涵
本文关键词:生产力的三大自然力来源及其人学内涵
【摘要】:长期以来被当作生产力基本构成要素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实则是"劳动过程"的构成要素。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生产力来源于三大自然力:人自身的自然力、社会劳动的自然力、自然界的自然力,其发展水平就取决于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对这三大自然力的开发利用程度。强调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并不足以表明生产力的人学内涵,只有将生产力视为作为"共同体"的人的力量,我们才能够理解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产力 三大自然力 人学 来源 内涵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ZX0009)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GS1517)
【分类号】:F014.1;B038
【正文快照】: “生产力”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的人们所熟知的一个概念,但熟知并非真知。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路易·阿尔都塞的学生和朋友艾蒂安·巴里巴尔提示人们:“没有一个概念像生产力或者更确切地说生产力水平(或发展程度)这一概念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洪锡;;直接社会劳动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J];江苏师院学报;1981年03期
2 吴代亮;;目前社会劳动的基本种类及其差别[J];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3 ;大跃进中的张家宅妇女[J];学术月刊;1959年03期
4 马家驹;论不完全的直接社会劳动和个人劳动的统一[J];文史哲;1980年01期
5 于声九;李德玉;;满目青山——记海阳县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主任刘瑞科[J];时代文学;1990年03期
6 余陶生;再论“斯密教条”与社会劳动创造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7 罗建平 ,方明;对价值和人生价值定义的质疑与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8 王献立 ,耿明斋;价值范畴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J];殷都学刊;1984年04期
9 陈长生;文艺的通俗与低俗[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5期
10 余陶生;斯密教条是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根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劲;;社会劳动变迁过程中的个体安全议题[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奇华;苏晨汀;;市场中心论和计划主导作用[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3 闫希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原归正与现实拓展[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冯海龙;;腐败引发的溃散效应及其危害[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干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社会形式特征[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李雪艳;李东生:尽快建立社会劳动保险流转机制[N];中国保险报;2007年
3 刘兆权 李德欣;社会劳动保险应实现随人口“流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耿春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劳动和保障事业[N];保定日报;2008年
5 唐梓钧 刘蕾;岳塘区全面推进社会劳动保障工作[N];湘潭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马献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现对社会劳动尊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 李宏 通讯员 鲍蔓华;浙江宁海县政协民主评议社会劳动保障和救助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龙艾青 李丽 田李群;花垣社会劳动保险工作创佳绩[N];团结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薄文军 通讯员 刘崇民;稳步推进:社会劳动保险进行时[N];东营日报;2007年
10 宋长青;劳动力统计口径的理论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成南;2000-2010年阶段越南j持〗ㄉ栌胪晟凭媒峁沟纳缁崂投峙溲芯縖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75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7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