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一五”至“五五”总量经济增长中软投入贡献率测算

发布时间:2016-11-23 17:40

  本文关键词:“一五”至“五五”总量经济增长中软投入贡献率测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4年

“一五”至“五五”总量经济增长中软投入贡献率测算

宋立义  

【摘要】: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从软投入的视角解释中国“一五”至“五五”时期经济增长的质量。本文先后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见解以及软投入理论。对于软投入贡献率的测算,文章中提出的计算方法为公式法。由于考察期我国采取的是旧核算体系,因此论文也对新旧核算体系的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在所得数据的基础上,论文测算出了“一五”到“五五”时期软投入贡献率,并对测算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首先,“一五”至“五五”期间软投入贡献率不高,为了经济的长期发展,保持各部门适当比例很有必要。其次,“一五”到“五五”时期政府对于经济增长管的太多,导致经济增长效果不太理想,所以放松管制很有必要。最后,要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必须提高软投入组合的质量;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适当降低增长的速度也许是必要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22.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2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J];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3 潘文卿;经济增长的软投入效应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4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其增长的规律——由东亚增长模式的争论谈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10期

5 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6 狄昂照;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7年01期

7 周彩云;;经济增长质量的软投入贡献率与TFP增长率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09年14期

8 张唯实;;中国三大产业生产效率的软投入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艳梅;新中国初期三十年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传春;张雅静;;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洪璞;盛泽绸领的职能及其演变[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3 葛和平;曹家和;;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R&D)投资的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4 杨秀艳;;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5 成定平;科技进步动态测算指标体系[J];安康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6 谢友才;;浙江省地区经济结构效率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7 马运,王怀相;铁路宏观经济指标体系的总体设想[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8 莫志宏;沈蕾;;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陈洁;吕廷杰;;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看我国电信改革成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李尽法;吴育华;潘海生;;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钢铁企业效率测度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百祥;;制度经营与政府治理[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董全瑞;;诺思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对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启示[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全瑞;;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瑞;;中国经济奇迹的标志性与持续性[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孙亚范;余海鹏;;社员认知、利益需求与农民合作的制度安排分析——基于江苏的调研数据[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谷群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8 陈丰龙;;制度因素与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转型国家的经验研究[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洪远朋;陈波;卢志强;;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演变[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殷醒民;;30年中国工业生产力“数量革命”的经验解释[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7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梁海灿;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校科研人员绩效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石宇;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汉忠;中国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房晓丹;土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基于长三角面板数据[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惠惠;云南省州市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2 张涛;大跃进运动的发展模式特征及其评价[J];安徽史学;1999年01期

3 刘际钢,林桂平;“大跃进”运动的历史成因与经验教训[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罗平汉;人民公社供给制探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3期

5 郑有贵;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50周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05期

6 郑有贵;10次中共中央全会通过的农业决议与当代中国“三农”政策演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05期

7 袁宝华;对国民经济的艰苦调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1期

8 王频;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与国民经济调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06期

9 李庆刚;;十年来“大跃进”研究若干问题综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02期

10 王丹莉;;统购统销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永辉;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雅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北农村集市贸易述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新;软投入贡献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比较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关于实行地方经济发展大包干的若干思考[J];经济纵横;1988年05期

2 薛进军;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思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04期

3 龙剑;;再论质量、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J];管理现代化;1992年05期

4 徐海根;;十年改革中的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增长[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5 蔡拓;增长的误区及其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6 ;泰国经济增长将依然强劲[J];广西经贸;1994年12期

7 杨晓达;经济增长台阶论的内涵与限量[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4年04期

8 孙克忠,宋效中;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9 杨云母 ,刘文广;论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0 蔡玲;关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199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4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8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鸣骥;[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昉;[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N];机电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李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曹栋;基于代际叠代模型的经济增长复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一五”至“五五”总量经济增长中软投入贡献率测算,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8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188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