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_《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GDP就业承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财经大学》 2011年
GDP就业承载力研究
程华
【摘要】:近年来,我国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就业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与一般经济理论相悖现象,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就业增长缓慢,然而就业为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并形成适合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就业理论。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就业理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以发展经济学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试图通过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配比关系,找出目前影响我国就业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升就业量给出相关对策和建议。首先,对我国经济与就业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在借鉴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就业承载力的概念。然后,通过构造就业承载力指标,分析和预测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和就业容量,并对我国目前及未来就业承载状况做出说明。通过分析得出在温饱型乃至小康型方案下,我国经济所容纳的就业量并未达到饱和,尤其是第三产业,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提升第三产业就业量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对GDP就业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上,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都很显著。因此,在提升GDP就业承载力上,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技术进步都不失为良策。最后,在对GDP就业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产业结构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2.33;F24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焕才;唐莉;李通;;关于人口承载力的文献综述[J];商;2012年18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5期
2 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4期
3 张宝东;杨兵伟;;产业结构、就业贡献率与就业增长——基于云南省第三产业的实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1期
4 郭志伟;张慧芳;郭宁;;城市经济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5 李国璋;成静;;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率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6 刘树成;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J];管理世界;1997年06期
7 冯学钢;上海旅游就业容量及拓展对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袁志刚,范剑勇;上海市就业的产业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9 张本波;解读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10 苗文龙,万杰;经济运行中的技术进步与选择——基于中国技术发展路径与经济增长、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芝;袁博;;有序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2 陈秀;藏少梅;于学江;;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3 沈培;;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劳动力转移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4 张超;王严根;;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实环境思考[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付晓梅;宗刚;;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6 温立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24期
7 李睿;;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8 胖华;;创新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J];北方经济;2010年14期
9 任富欢;;我国城市化水平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基于1978~2008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北方经济;2012年08期
10 钱志权;;1978—2007年人民币行为均衡汇率的实证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则渊;王贤文;;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国亮;;坚持“三、二、一”顺序产业结构转变武汉市经济发展方式[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仁志;;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新认识[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蔡向东;;基于我国失业特征及金融危机背景下促进就业路径的思考[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鄢军;;后危机时代中国的通胀压力与均衡调整——宏观经济动态均衡的角度[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田永坡;;产业结构、工资刚性与大学生就业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奉钦亮;陈建成;张晓静;;我国国有林区就业弹性的实证分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10 林永钦;傅春;;湖泊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探析[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7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姜梅华;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丽;服装制造业农民工生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建辉;欠发达地区旅游就业效应的时空差异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曹晗峰;跨学科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NPO途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华君达;城市化进程中无锡就业保障和促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丽;产业结构演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宏俊,顾也萍;芜湖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6期
2 林康;;长江三角洲人口集聚与布局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3 张英飒;;人口承载力的理论内涵与测算方法[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4 唐晓平;舒克盛;;长江三峡地区人口承载力与库区移民拓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3期
5 刘钦普;林振山;冯年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力学模拟和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苏杨;刘文;肖周燕;;从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辨析人口承载力[J];环境经济;2011年Z1期
7 唐德祥;马金海;王筱欣;;重庆三峡库区经济人口承载力、劳动力供求预测[J];人民长江;2007年08期
8 武萍,赵慧娥,李志超;沈阳市城区人口承载力预测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代富强;吕志强;周启刚;;生态承载力约束下的重庆市适度人口规模情景预测[J];人口与经济;2012年05期
10 王武林;;贵州省环境人口容量现状及提高路径分析[J];西北人口;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秀霞;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吉林省适度人口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芳;潍坊市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舒克盛;长江上游地区人口承载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乾,原新;非正规部门就业:效应与对策[J];财经研究;2002年02期
2 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4期
3 郭克莎;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效发展(上)[J];财贸经济;2000年10期
4 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5 魏作磊;对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6 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7 蒲艳萍;;转型期资本投资、产业结构、市场化对中国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8 郭秀锐,毛显强;中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9 陈锡文;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J];改革与理论;2003年03期
10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旭;;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J];商场现代化;2007年02期
2 谭斌;;大学生就业弹性提高与就业压力缓解[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4期
3 刘延生;走出GDP增长误区 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刘胜群;蔡晓丽;;江西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J];科技广场;2009年04期
5 赵卫东 ,袁世友 ,侯文林;山东省“两税”收入快于经济增长原因探析[J];山东税务纵横;2002年08期
6 王佐旗;破除唯GDP发展观[J];福州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7 黄春燕;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增长:1990-2001[J];生产力研究;2004年10期
8 张健娇;杨明;;浅析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商业经济;2011年16期
9 郭佳;;中美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6期
10 周瓛;;政府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悦;谢勇;;外商投资企业对陕西GDP增长贡献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黄君宝;;衡量政绩的标准不是GDP而是人类发展指数[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3 李影;;关于我国现行GDP核算国际可比性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李晓伟;程龙生;;女性教育与就业对人均GDP和人均消费的影响[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门可佩;蒋梁瑜;;中国电力需求与GDP协调发展预测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蒋义;;4%: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分配规律——基于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历史数据的比较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高帆;;上海GDP增长率的因素分解及其政策含义[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8 周睿智;;构建三湘两型社会,,加快能源管理创新——湖南省工业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严彦;郑艳丽;徐剑琦;;GDP与税收收入的关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徐丽梅;;我国初步建立绿色GDP核算框架[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 王昊;[N];光明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郭淑霞;[N];酒泉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包兴安;[N];证券日报;2008年
4 野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保罗·谢尔德(Paul Sheard);[N];东方早报;2009年
5 记者 王巍;[N];石家庄日报;2010年
6 记者 周华;[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7 记者张微;[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本报评论部主任 徐以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早报记者 姚伟;[N];东方早报;2009年
10 记者 王丕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祥琳;基于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架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张强;金融与GDP增长[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周龙;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奉莹;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及就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庭辉;基于匹配性的GDP数据质量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徐晓飞;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9 吕秋芬;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10 卢忠宝;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华;GDP就业承载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杨长虹;绿色GDP理念下的环境成本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许慧;泰安市绿色GDP核算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杰;我国GDP增长同税收增长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朱华卫;GDP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初步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胡小俊;中国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渠田田;GDP数据质量的统计诊断[D];江苏大学;2010年
8 杨新华;以人为本重构GDP理论[D];安徽大学;2004年
9 王旭;北京市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10 石娉婷;GDP崇拜的道德代价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GDP就业承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9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18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