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乡镇政府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1 17:43

  本文关键词:基尼系数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协方差公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贵州大学》 2009年

乡镇政府在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中的作用研究

王振洪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贫富差距尤其是我国农村居民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这一社会现象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贫富差距扩大带来了诸多危害,不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利于共同富裕的推进,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我国农村地理环境、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直接导致了农村居民贫富差距过大,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内需不足”是近几年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内需不足的真正原因是低入者收入不足,表现为居民实际购买能力下降。中国是农业大国,要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有序的的发展,必须提高农村低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本文从乡镇政府的角度出发,以贵州的黔灵镇、草塘镇、小河山乡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贫富差距的现状、成因以及乡镇政府如何发挥作用才能够有效缩小农村的贫富差距。 本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写作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分析乡镇政府缩小农村贫富差距的理理和依据,以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我国现阶段的公平效率观以及西方财政调节收入差距理论为支撑,分析了农村贫富差距扩大的消极作用,从乡镇政府的职能、社会主义本质、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分析了乡镇政府缩小农村贫富差距过大的必要性以及乡镇政府缩小农村贫富差距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了黔灵镇、草塘镇、小河山乡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原因;第四部分是乡镇政府缩小农村贫富差距的对策,一是增加低收入农民的收入,二是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四是乡镇政府要规范自身行为,防止因自身行为造农村贫富差距过大;五是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抵制和取谛非法收入等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4.7
【目录】:

  • 目录2-4
  • 摘要4-5
  • Abstract5-6
  • 1 前言6-14
  • 1.1 研究的背景6-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8-9
  • 1.2.2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10-11
  • 1.3 研究的目11-12
  •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12-14
  • 1.4.1 研究的方法12-13
  • 1.4.2 研究的思路13-14
  • 2 乡镇政府缩小农村贫富差距的理论和依据14-29
  • 2.1 乡镇政府缩小农村贫富差距的理论14-20
  • 2.1.1 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14-15
  • 2.1.2 我国现阶段的公平效率观15-17
  • 2.1.3 西方财政调节收入差距的理论17-20
  • 2.2 农村贫富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20-22
  • 2.2.1 农村贫富差距扩大影响农村社会稳定20-21
  • 2.2.2 农村贫富差距扩大影响农村经济发展21
  • 2.2.3 农村贫富差距差距扩大影响政府的形象和改革的推进21-22
  • 2.3 乡镇政府缩小农村贫富差距的必要性22-27
  • 2.3.1 缩小农村贫富差距是乡镇政府职能的需要22
  • 2.3.2 缩小农村贫富差距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22-24
  • 2.3.3 缩小农村贫富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4-25
  • 2.3.4 缩小农村贫富差距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需要25-27
  • 2.4 乡镇政府缩小农村贫富差距的可行性27-29
  • 3 黔灵镇、草塘镇、小河山农村贫富差距实证分析29-49
  • 3.1 贫富差距与相关概念的辨析29-30
  • 3.1.1 贫富差距的概念29
  • 3.1.2 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的关系29-30
  • 3.1.3 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的关系30
  • 3.2 贫富差距的测量工具30-33
  • 3.2.1 基尼系数30-32
  • 3.2.2 极差值32-33
  • 3.3 黔灵镇、草塘镇、小河山基本情况33-34
  • 3.4 黔灵镇、草塘镇、小河山乡农村贫富差距的现状34-37
  • 3.5 黔灵镇、草塘镇、小河山乡农村贫富差距形成的原因37-43
  • 3.5.1 非农产业发展不均衡37-38
  • 3.5.2 人力资本的个体差异38-39
  • 3.5.3 土地极差及土地与现有人口的矛盾39-40
  • 3.5.4 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40-42
  • 3.5.5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键全42-43
  • 3.6 乡镇政府在缩小农村的贫富差距中存在的问题43-49
  • 3.6.1 在政策执行上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43-44
  • 3.6.2 征地补偿中侵犯农民的利益44-46
  • 3.6.3 公共服务意识缺乏和服务能力不足46
  • 3.6.4 社会黑恶势力对乡镇政权的渗透46-47
  • 3.6.5 非法因素47-49
  • 4 乡镇政府缩小农村贫富差距中发挥有效作用的对策建议49-67
  • 4.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49-54
  • 4.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对待农村贫富差距问题49-51
  • 4.1.2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51-52
  • 4.1.3 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共富”和效率与公平关系52-54
  • 4.2 多渠道为农村低收入居民提高收入水平54-62
  • 4.2.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4-55
  • 4.2.2 强化对农村贫困农户的人力资源的投资55-57
  • 4.2.3 帮助贫困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生产57-58
  • 4.2.4 大力提高贫困农户的农业科技水平58-59
  • 4.2.5 大力发展小额贷款,解决贫困农户生产生活的资金问题59-60
  • 4.2.6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贫困农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60
  • 4.2.7 提高扶贫资金瞄准度,帮助贫困农户脱贫60-61
  • 4.2.8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扶贫济困力度61-62
  • 4.3 创造公平的收入分配环境62-63
  • 4.3.1 保护和鼓励合法收入62
  • 4.3.2 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62-63
  • 4.3.3 调节过高收入63
  • 4.4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63-65
  • 4.4.1 以贫困农户为重点、建立键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64
  • 4.4.2 不断改善贫困农户的医疗条件64
  • 4.4.3 抓好自然灾害的防治、防止返贫现象发生64-65
  • 4.5 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创造农村和谐的社会环境65-67
  • 4.5.1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65
  • 4.5.2 加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建设65-66
  • 4.5.3 加强农村党建工作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0
  • 附录70-7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力;“小康”含义之历史变迁[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黄祖辉,王敏,万广华;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3 诸凤娟;;论和谐正义观[J];理论导刊;2008年11期

    4 赵玉华;;再分配公平与社会公平问题探析——基于再分配公平双重内涵的分析[J];理论探索;2009年02期

    5 郝玉宾;;关于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J];理论探索;2009年02期

    6 张正河,武晋;论农村生产要素的准城市化[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7期

    7 习明;洪兴建;;基尼系数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协方差公式[J];统计与决策;2007年21期

    8 朱钢;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缺口[J];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02期

    9 董长瑞;梁纪尧;;中国农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02期

    10 洪燕文;试论乡镇政府的授权来源及治理困难[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国友;;从陈独秀的经济思想透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苗;;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任浩明;;党的执政伦理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宏山;;全球竞争压力下的政府治理改革[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4 陈红太;;1989年到21世纪初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A];政治改革与政府转型[C];2003年

    5 李合敏;;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论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标准的思想[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6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郝建臻;;中国高校反腐机制建设刍议[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8 王学东;;维护公平是政府的职责[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尚九玉;;论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创新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10 施雪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大治;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仉巍;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曲秉春;产业链视域下的农户增收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10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河,谭向勇;论中国乡城人口迁移[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1期

    2 金太军;关于加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建设的思考[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1期

    3 郭熙保;从发展经济学观点看待库兹涅茨假说──兼论中国收入不平等扩大的原因[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4 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1997年05期

    5 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J];管理世界;1998年01期

    6 曾国安;论市场经济中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必要性[J];经济评论;2000年02期

    7 刘磊;中国居民总体收入差别研究概述[J];经济学家;2000年04期

    8 徐宽;;基尼系数的研究文献在过去八十年是如何拓展的[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9 孙潭镇;朱钢;;我国乡镇制度外财政分析[J];经济研究;1993年09期

    10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国荣;;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2 李智勇;;贫富差距与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喻晓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过分悬殊的贫富差别问题如何解决[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4 赵雷;;浅析日本战后高速均等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0期

    5 韩欢欢;;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探析——浅析四次分配[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6 路晓静;;加工贸易收入分配效应分析及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7 刘春英;李慧勤;;政治合法性视域下的贫富差距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赵雷;;日本战后高速均等化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职业时空;2011年07期

    9 段俊平;;董仲舒是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的[J];决策;2011年08期

    10 曹鸿勇;;关于贫富差距问题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涛;;以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 系统认识当代中国的贫富差距[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宁向东;;论共同富裕目标与现阶段贫富差距[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关进礼;;努力缩小贫富差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艺涵;;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贫富差距关系初探[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建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6 刘飞;;贫富差距造成的穷人犯罪与富人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王继元;郑利敏;;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继恝;;社会保障企业体系(CSFSS)——创建和谐社会的保障[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赵小包;;关于改革开放30年贫富差距问题的几点思考[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高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教授 张维迎;[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2 惠晓霜;[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芝茜;[N];贵州民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勇;[N];湘声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部主任 徐以升 本报实习记者 田小山;[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斯传;[N];检察日报;2010年

    7 刘尚希;[N];经济观察报;2010年

    8 记者 朱薇 任芳;[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谭浩俊;[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谭浩俊;[N];证券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义凤;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志英;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朱冠錤;论政府在缩小贫富差距中的责任[D];吉林大学;2008年

    4 陈英;西汉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常慧;基于复杂网络对我国区域间贫富差距成因的系统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6 刘博;脱贫经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进;中亚五国贫困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杨盛军;论税收正义[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杨军生;“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孙增武;公平物品的政府供给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萍红;论利益平衡的法律途径[D];新疆大学;2010年

    2 陈睿;当前贫富差距及其矛盾问题探析[D];郑州大学;2003年

    3 马金言;中国人口的社会分层和贫富差距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军;贫富差距研究:在社会转型视野中的解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贺敏;现阶段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邓莉;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红军;遗产税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武勇;浅谈导致我国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高佳;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D];江苏大学;2007年

    10 张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尼系数的一种简便计算方法——协方差公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209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4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