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及集聚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1-03-21 01:32
中小企业集群(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是指在某一地域内,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而组成的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聚集,并且区域内企业间积极地进行交流与学习,共享资源网络、服务组织和劳动力市场等,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价值网络。近三十年来,由于硅谷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及意大利北部传统中小企业集群的成功,使中小企业集群现象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如今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己经成为区域、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也有了很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集群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东部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基本实现了集群化成长,如:嵊州领带产业中小企业集群、永康五金中小企业集群等,都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我国东北地区集群经济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建国前,东北地区就已初步形成了重工业基地的雏形。建国后,东北地区在国家巨额投资和政策扶持下,以地域生产综合体(Territorial productive complex)的集群模式自上而下地被建设发展成为我国重工业...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08年世界领带产量比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江苏经济发展内生动力[J]. 沈坤荣,虞剑文,李子联. 江苏社会科学. 2011(01)
[2]加大力度 落实政策 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J]. 陈昌智. 中国流通经济. 2010(12)
[3]丹东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 王亚丰,刘敬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4]优化合肥经济圈招商引资策略研究[J]. 谢宜家.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5)
[5]产业集群研究述评:研究脉络、趋势与焦点[J]. 朱海燕.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06)
[6]浙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J]. 黄先海. 浙江社会科学. 2010(12)
[7]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J]. 包蕾. 当代经济. 2010(23)
[8]政府间招商引资政策合作机制的建构[J]. 谢来位. 开放导报. 2010(06)
[9]分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发展[J]. 刘兵权,王耀中.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11)
[10]黑龙江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与增加就业的问题研究[J]. 陈真,韩奕萍. 商业经济. 2010(22)
博士论文
[1]中小企业集群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D]. 毛文静.西南财经大学 2008
[2]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D]. 康立.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链网互动视角下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 潘利.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
[4]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 侯志茹.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 惠宁.西北大学 2006
[6]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吴强军.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吉林省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艾忠.长春理工大学 2009
[2]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朱馥萍.黑龙江大学 2009
[3]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集群竞争绩效研究[D]. 孙望.天津理工大学 2008
[4]产业集群创新及其创新政策研究[D]. 蒋自然.浙江师范大学 2007
[5]吉林省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 王力民.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我国企业集群化成长及其预警研究[D]. 陈和平.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205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08年世界领带产量比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江苏经济发展内生动力[J]. 沈坤荣,虞剑文,李子联. 江苏社会科学. 2011(01)
[2]加大力度 落实政策 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J]. 陈昌智. 中国流通经济. 2010(12)
[3]丹东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 王亚丰,刘敬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4]优化合肥经济圈招商引资策略研究[J]. 谢宜家.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5)
[5]产业集群研究述评:研究脉络、趋势与焦点[J]. 朱海燕.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06)
[6]浙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J]. 黄先海. 浙江社会科学. 2010(12)
[7]论我国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J]. 包蕾. 当代经济. 2010(23)
[8]政府间招商引资政策合作机制的建构[J]. 谢来位. 开放导报. 2010(06)
[9]分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发展[J]. 刘兵权,王耀中.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11)
[10]黑龙江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与增加就业的问题研究[J]. 陈真,韩奕萍. 商业经济. 2010(22)
博士论文
[1]中小企业集群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D]. 毛文静.西南财经大学 2008
[2]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D]. 康立.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链网互动视角下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 潘利.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
[4]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 侯志茹.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 惠宁.西北大学 2006
[6]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吴强军.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吉林省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艾忠.长春理工大学 2009
[2]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朱馥萍.黑龙江大学 2009
[3]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集群竞争绩效研究[D]. 孙望.天津理工大学 2008
[4]产业集群创新及其创新政策研究[D]. 蒋自然.浙江师范大学 2007
[5]吉林省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 王力民.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我国企业集群化成长及其预警研究[D]. 陈和平.中国海洋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2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09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