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环境污染对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31 04:22
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减少因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是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的一项重大政策。然而,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最重要的在于对企业污染排放的治理,但加强环境管制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产业的整体布局,改变地方企业空间上的集聚。因此,研究环境污染和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环境污染能够对地区的制造业集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有多大。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协调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因环境污染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探讨,从现实的角度评析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影响;其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环境污染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污染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然后从现有的理论角度探讨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产业集聚的发生;接着通过对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性分析,观察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性,在空间溢出作用的基础上通过选取2005-2015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门槛回归分析了环境污染对制造业集聚影响...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5年固体废弃物污染区域分布图
②二氧化硫污染图 3 和图 4 展示的是 2005 年和 2015 年中国 285 个地级市的二氧化硫污染的情况。对比图 3 和图 4 可知,二氧化硫污染程度在整体上有所提升,高二氧化硫污染区的数量有所增加。从区域上看,二氧化硫的污染的分布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类似,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的部分省份;而在东南沿海制造业比较集中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硫污染的比重有所下降。③废水污染图5和图6是2005年和2015年废水污染的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分布情况图。对比 2005 年和 2015 年,部分地级市的废水污染比重有所增加,而这些地市主要是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以及长江、珠江流域。综合比对三种污染物不难发现,固体废弃物有在全国范围内扩展开来的趋势;二氧化硫污染依旧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能源生产以及消耗比较大的地区;废水污染越来越向着国内较大的流域集中,或者说国内不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的长江流域,其废水污染的排放量越来越增加。传统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是受废水污染的影响大些。另外,比较突出的是重庆地
34图 5、图 6 分别表示的是 2005 年以及 2015 年的 285 个地级市的水污染排放量。在图 5 中可以看出,在 2005 年中国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长三角、闽南地区以及成都重庆地区;而到了 2015 年,全国范围内的水污染排放量有了明显的下降,其中成都重庆地区下降最明显。综合分析工业烟(粉)尘、二氧化硫、废水污染在 2005 年以及 2015 年的区图 5 2005 年废水污染区域分布图图 6 2015 年废水污染区域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倒逼”抑或“倒退”?——环境规制减排效应的门槛特征与空间溢出[J]. 吴伟平,何乔. 经济管理. 2017(02)
[2]经济转型与环保投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 孙红梅,赵正丽.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12)
[3]高铁建设能否重塑中国的经济空间布局——基于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视角[J]. 董艳梅,朱英明. 中国工业经济. 2016(10)
[4]产业集群创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动力演化——以浙江省为例[J]. 徐维祥,刘程军,江为赛,张凌燕,唐根年. 经济地理. 2016(09)
[5]环境质量是劳动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吗?——“逃离北上广”现象的一种解读[J]. 肖挺. 经济评论. 2016(02)
[6]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基于空间计量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J]. 丁黄艳.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01)
[7]环境外部性之下的经济空间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一个扩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J]. 刘安国,张克森,杨开忠. 经济问题探索. 2015(12)
[8]城乡差距、劳动力迁移与城镇化——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孙久文,周玉龙. 经济评论. 2015(02)
[9]地理空间技术溢出、环境污染与多重经济地理均衡[J]. 何雄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空间面板模型的进展:一篇文献综述[J]. 姜磊,柏玲.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4(06)
本文编号:3110781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5年固体废弃物污染区域分布图
②二氧化硫污染图 3 和图 4 展示的是 2005 年和 2015 年中国 285 个地级市的二氧化硫污染的情况。对比图 3 和图 4 可知,二氧化硫污染程度在整体上有所提升,高二氧化硫污染区的数量有所增加。从区域上看,二氧化硫的污染的分布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类似,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的部分省份;而在东南沿海制造业比较集中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硫污染的比重有所下降。③废水污染图5和图6是2005年和2015年废水污染的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分布情况图。对比 2005 年和 2015 年,部分地级市的废水污染比重有所增加,而这些地市主要是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以及长江、珠江流域。综合比对三种污染物不难发现,固体废弃物有在全国范围内扩展开来的趋势;二氧化硫污染依旧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能源生产以及消耗比较大的地区;废水污染越来越向着国内较大的流域集中,或者说国内不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的长江流域,其废水污染的排放量越来越增加。传统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是受废水污染的影响大些。另外,比较突出的是重庆地
34图 5、图 6 分别表示的是 2005 年以及 2015 年的 285 个地级市的水污染排放量。在图 5 中可以看出,在 2005 年中国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长三角、闽南地区以及成都重庆地区;而到了 2015 年,全国范围内的水污染排放量有了明显的下降,其中成都重庆地区下降最明显。综合分析工业烟(粉)尘、二氧化硫、废水污染在 2005 年以及 2015 年的区图 5 2005 年废水污染区域分布图图 6 2015 年废水污染区域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倒逼”抑或“倒退”?——环境规制减排效应的门槛特征与空间溢出[J]. 吴伟平,何乔. 经济管理. 2017(02)
[2]经济转型与环保投资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 孙红梅,赵正丽.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12)
[3]高铁建设能否重塑中国的经济空间布局——基于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的区域异质性视角[J]. 董艳梅,朱英明. 中国工业经济. 2016(10)
[4]产业集群创新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动力演化——以浙江省为例[J]. 徐维祥,刘程军,江为赛,张凌燕,唐根年. 经济地理. 2016(09)
[5]环境质量是劳动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吗?——“逃离北上广”现象的一种解读[J]. 肖挺. 经济评论. 2016(02)
[6]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基于空间计量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J]. 丁黄艳.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01)
[7]环境外部性之下的经济空间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一个扩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J]. 刘安国,张克森,杨开忠. 经济问题探索. 2015(12)
[8]城乡差距、劳动力迁移与城镇化——基于县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孙久文,周玉龙. 经济评论. 2015(02)
[9]地理空间技术溢出、环境污染与多重经济地理均衡[J]. 何雄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空间面板模型的进展:一篇文献综述[J]. 姜磊,柏玲.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4(06)
本文编号:3110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1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