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技术与制度的互动研究 ——经济增长的一个理论视角及个案检验

发布时间:2021-04-22 14:29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理路,自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一直在探求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围绕着不同经济增长因素的讨论,其理论基本上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以古典、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决定论”,二是以新制度经济学派为代表的“制度决定论”。面对经济增长,这两种学派在技术与制度的决定问题上争论不休。就在双方面的理论长期相斥中,近年来,学术界又有少数学者提出了技术与制度“共同决定论”的观点。分析以上三种决定论,其共同的思维视角是建立在决定与被决定的“科层”“X”与“y”的求解函数关系的分析框架之内。这一理论视角有不断“分解增长源泉”、进行“增长核算”的癖好,从而孤立了增长因素,忽视了技术与制度之间的互补性,最终带来了自身理论的不足。 有鉴于此,作者转换思考角度,从元素之间互动的思维视角出发,提出了技术与制度互动的理论,即将技术与制度放到同一主体性平台,分析了技术与制度二者互动的机制、互动的过程及其互动系统性,并且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互动模型,从而在互动中析理出经济增长的源泉,为审视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最后是两个案例,意作为技...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回顾
    第一节 技术决定论的发展理路:从古典、新古典到新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制度决定论的发展理路:从旧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共同决定论
第二章 三种“决定论”的反思及视角调整
    第一节 技术决定论存在的局限
    第二节 制度决定论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共同决定论的视角调整
第三章 技术与制度的互动:经济增长的一个理论视角
    第一节 互动的内涵及其界定
    第二节 技术与制度互动的思想起点和理论路径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互动的机制分析
    第四节 技术与制度互动的过程及博弈分析
    第五节 技术与制度互动的系统性分析
    第六节 技术与制度互动:一个简化模型及其最优路径
第四章 技术与制度互动的个案检验
    第一节 宏观案例-对康德拉季耶夫长经济周期的互动解释
    第二节 微观案例-对湘南一家村办企业创新失利的调查
    第三节 基于个案的一般思考
总结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经济“宏微观悖论”解读[J]. 张新,蒋殿春.  南开经济研究. 2002(06)
[2]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理论评析[J]. 袁庆明.  中州学刊. 2002(01)
[3]结构调整、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三者互动关系研究[J]. 何恒远.  山东经济. 2001(05)
[4]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J]. 王建福.  经济师. 2001(10)
[5]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匹配机制研究──一个理论框架和两个案例分析[J]. 王建安.  科研管理. 2001(03)
[6]哈耶克“免费礼物”与中国经济增长[J]. 胡靖.  上海经济研究. 2001(04)
[7]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探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J]. 李玉虹,马勇.  经济科学. 2001(01)
[8]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J]. 王大洲,关士续.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1(01)
[9]美国新经济的体制基础[J]. 宁光杰.  南开经济研究. 2000(06)
[10]经济增长理论:从马克思的增长模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增长模型[J]. 吴易风.  当代经济研究. 2000(08)



本文编号:3153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53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