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22: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经济增长规模令世人瞩目,基本成绩不容否定。但是,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传统增长红利空间日趋紧缩,后发优势逐渐消退,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旧明显,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单纯依靠要素驱动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历史和现实表明,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源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高地不仅能够直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具备很强的外部性,对于提高经济技术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产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载体,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创新产出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高新技术产业是否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基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层面和国家高新区层面...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技术效率测度相关研究
1.2.2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4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新技术
2.1.2 高新技术产业
2.2 技术效率及其空间溢出概述
2.2.1 技术效率内涵
2.2.2 技术效率测度
2.2.3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内涵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3.4 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分析
3.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理分析
3.1.1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制理论分析
3.1.2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具体路径
3.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负向溢出机理分析
3.2.1 累积因果过程机制
3.2.2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机制
3.2.3 双边贸易机制
3.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机理分析
3.3.1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现实分析
3.3.2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理论分析
3.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4.1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理论模型
3.4.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演进分析
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4.1.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4.1.2 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1.3 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2 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状况
4.2.1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整体集聚
4.2.2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多样化集聚
4.2.3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专业化集聚
4.3 省级地区技术效率测度
4.3.1 随机前沿模型设定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4.3.3 技术效率估计与结果分析
4.4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统计分析
4.4.1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演变轨迹
4.4.2 整体集聚水平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3 多样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4 专业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5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概述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述
5.1.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5.1.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简介
5.2 变量空间相关性实证检验
5.2.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2 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检验
5.2.3 空间冷点—热点分析
5.3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3.1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5.3.2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3 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4 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
6.1 国家高新区发展统计分析
6.1.1 国内外高新区发展概述
6.1.2 国家高新区基础性统计分析
6.1.3 国家高新区空间地统计分析
6.2 地级城市技术效率测度与统计分析
6.2.1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6.2.2 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2.3 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地统计分析
6.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
6.3.1 基础性统计对比分析
6.3.2 空间耦合分析统计模型原理
6.3.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6.3.4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系数测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实证分析
7.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分析
7.1.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分析
7.1.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确定性分析
7.1.3 相关理论对比分析
7.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地级市层面
7.2.1 变量空间相关性检验
7.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与估计
7.2.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结果分析
7.2.4 分时段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2.5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溢出空间衰减边界实证分析
7.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城市群层面
7.3.1 国家级城市群发展概况
7.3.2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发展和技术效率统计
7.3.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7.3.4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3.5 分时段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8.1.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界定
8.1.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8.1.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效率实证模型设定
8.1.4 模型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8.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分析
8.2.1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实证案例介绍
8.2.2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经验分析
8.2.3 研究结论与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新经济地理学多地区异质结构的量化分析:文献综述[J]. 鞠建东,陈骁. 世界经济. 2019(09)
[2]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践与反思[J]. 李中. 经济体制改革. 2019(01)
[3]湖北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基于研发资本存量角度[J]. 董登珍,林晓霞,龚明.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6)
[4]国家高新区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吗[J]. 袁航,朱承亮.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8)
[5]国家高新区推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吗?——基于277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 谭静,张建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9)
[6]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及空间分布研究[J]. 包耀东,李晏墅,肖腾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7)
[7]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 王思薇. 商业经济研究. 2018(10)
[8]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绩效实证研究:1998—2013——基于全局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J]. 王兵,侯冰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9]高技术产业三阶段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EBM模型和Tobit模型[J]. 王伟,邓伟平. 软科学. 2017(11)
[10]区域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方法[J]. 叶丹,黄庆华. 宏观经济研究. 2017(08)
博士论文
[1]优势扶持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分析[D]. 王昳玢.东北财经大学 2018
[2]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 冯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3]高新技术开发区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扩散研究[D]. 李圣宏.江西财经大学 2016
[4]中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收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胡晓琳.江西财经大学 2016
[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对产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之研究[D]. 张熙鸣.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模式研究[D]. 高天辉.大连理工大学 2013
[7]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同斌.东北财经大学 2012
[8]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浩.武汉理工大学 2011
[9]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 李新.西南交通大学 2009
[10]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研究[D]. 魏世红.大连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凌端新.东南大学 2018
[2]基于空间计量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及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珠三角与长三角的比较[D]. 黄贤俊.深圳大学 2017
[3]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效率研究[D]. 赵晗梅.天津财经大学 2014
[4]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 吴卓贤.江西财经大学 2013
[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 柯国刚.江西财经大学 2012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扩散系统研究[D]. 田亮.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6226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技术效率测度相关研究
1.2.2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1.2.4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新技术
2.1.2 高新技术产业
2.2 技术效率及其空间溢出概述
2.2.1 技术效率内涵
2.2.2 技术效率测度
2.2.3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内涵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技术创新理论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2.3.4 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分析
3.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理分析
3.1.1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制理论分析
3.1.2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具体路径
3.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负向溢出机理分析
3.2.1 累积因果过程机制
3.2.2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机制
3.2.3 双边贸易机制
3.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机理分析
3.3.1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现实分析
3.3.2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理论分析
3.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4.1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理论模型
3.4.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演进分析
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4.1.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4.1.2 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1.3 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4.2 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状况
4.2.1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整体集聚
4.2.2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多样化集聚
4.2.3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专业化集聚
4.3 省级地区技术效率测度
4.3.1 随机前沿模型设定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4.3.3 技术效率估计与结果分析
4.4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统计分析
4.4.1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演变轨迹
4.4.2 整体集聚水平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3 多样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4 专业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4.4.5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概述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述
5.1.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5.1.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简介
5.2 变量空间相关性实证检验
5.2.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2.2 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检验
5.2.3 空间冷点—热点分析
5.3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5.3.1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5.3.2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3 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3.4 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
6.1 国家高新区发展统计分析
6.1.1 国内外高新区发展概述
6.1.2 国家高新区基础性统计分析
6.1.3 国家高新区空间地统计分析
6.2 地级城市技术效率测度与统计分析
6.2.1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6.2.2 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2.3 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地统计分析
6.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
6.3.1 基础性统计对比分析
6.3.2 空间耦合分析统计模型原理
6.3.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6.3.4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系数测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实证分析
7.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分析
7.1.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分析
7.1.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确定性分析
7.1.3 相关理论对比分析
7.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地级市层面
7.2.1 变量空间相关性检验
7.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与估计
7.2.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结果分析
7.2.4 分时段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2.5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溢出空间衰减边界实证分析
7.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城市群层面
7.3.1 国家级城市群发展概况
7.3.2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发展和技术效率统计
7.3.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7.3.4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3.5 分时段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8.1.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界定
8.1.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8.1.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效率实证模型设定
8.1.4 模型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8.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分析
8.2.1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实证案例介绍
8.2.2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经验分析
8.2.3 研究结论与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新经济地理学多地区异质结构的量化分析:文献综述[J]. 鞠建东,陈骁. 世界经济. 2019(09)
[2]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践与反思[J]. 李中. 经济体制改革. 2019(01)
[3]湖北省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基于研发资本存量角度[J]. 董登珍,林晓霞,龚明.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6)
[4]国家高新区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吗[J]. 袁航,朱承亮.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8)
[5]国家高新区推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吗?——基于277个城市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 谭静,张建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9)
[6]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及空间分布研究[J]. 包耀东,李晏墅,肖腾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7)
[7]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零售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 王思薇. 商业经济研究. 2018(10)
[8]中国区域绿色发展绩效实证研究:1998—2013——基于全局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J]. 王兵,侯冰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9]高技术产业三阶段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EBM模型和Tobit模型[J]. 王伟,邓伟平. 软科学. 2017(11)
[10]区域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方法[J]. 叶丹,黄庆华. 宏观经济研究. 2017(08)
博士论文
[1]优势扶持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分析[D]. 王昳玢.东北财经大学 2018
[2]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 冯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3]高新技术开发区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及其空间扩散研究[D]. 李圣宏.江西财经大学 2016
[4]中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收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胡晓琳.江西财经大学 2016
[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对产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之研究[D]. 张熙鸣.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支持模式研究[D]. 高天辉.大连理工大学 2013
[7]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同斌.东北财经大学 2012
[8]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浩.武汉理工大学 2011
[9]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 李新.西南交通大学 2009
[10]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研究[D]. 魏世红.大连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凌端新.东南大学 2018
[2]基于空间计量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及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珠三角与长三角的比较[D]. 黄贤俊.深圳大学 2017
[3]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效率研究[D]. 赵晗梅.天津财经大学 2014
[4]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 吴卓贤.江西财经大学 2013
[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 柯国刚.江西财经大学 2012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扩散系统研究[D]. 田亮.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62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6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