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证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1 02: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社会各方面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经济建设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实现经济增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2006年3月17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也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又是经济发展的母体和起点,所以对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应是各项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了河北省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参考相关文献和收集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的农业经济增长现状进行分析,以便准确、合理地反映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为河北省适时把握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的脉搏提供数量规范和理论支持,其较强的示范效应也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测评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 本文在对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实证研究时,首先界定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并分...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2.1 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界定
        2.1.1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1.2 经济增长方式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早期经济增长思想
        2.2.2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3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2.2.4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2.2.5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6 新经济增长理论
        2.2.7 国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
    2.3 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3 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分析
    3.1 农业经济增长稳定性分析
        3.1.1 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系数
        3.1.2 农业经济增长波动的特征
    3.2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3.2.1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2.2 全省种植业结构趋于合理
        3.2.3 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的问题
    3.3 农业生产要素分析
        3.3.1 农业劳动力数量现状
        3.3.2 农业劳动力质量现状
        3.3.3 农业科技发展情况
    3.4 农业资源、环境要素分析
        3.4.1 水资源要素分析
        3.4.2 土地资源要素分析
        3.4.3 农业环境要素分析
    3.5 农业制度因素分析
        3.5.1 农地产权制度分析
        3.5.2 市场机制分析
        3.5.3 支农机制分析
4 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量分析
    4.1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量分析方法
        4.1.1 投入弹性系数法
        4.1.2 指标体系法
        4.1.3 全要素生产率法
    4.2 全要素生产率法对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
        4.2.1 确定评价方法
        4.2.2 确定指标
        4.2.3 确定弹性系数
        4.2.4 评价结果
    4.3 指标体系法对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
        4.3.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3.2 建立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
        4.3.3 确定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值
        4.3.4 确定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测评权重
        4.3.5 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程评价
5 加快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河北省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5.1.1 发展科技、提高河北省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5.1.2 发展、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5.1.3 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5.1.4 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率
    5.2 加快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5.2.1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三元种植业结构
        5.2.2 依托原有优势,发展畜牧业
    5.3 完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障机制
        5.3.1 建立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三位一体的农业金融体系
        5.3.2 培养规范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市场
        5.3.3 尝试新型的土地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 发表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制度条件[J]. 姚先国.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4)
[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非对称性及原因分析[J]. 曹少琛,孙兆斌.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5(03)
[3]甘肃农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初探[J]. 孙玉贤.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5(03)
[4]加入WTO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 樊小勇.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2)
[5]关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理论分析[J]. 杜玲.  经济师. 2005(02)
[6]关于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思考[J]. 李健.  江西社会科学. 2005(01)
[7]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 迟福林.  企业管理. 2005(01)
[8]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模型[J]. 李小宁.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01)
[9]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J]. 张孟林,刘书琪,林洪涛.  农机化研究. 2004(04)
[10]新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J]. 李变花.  经济体制改革. 2004(02)

硕士论文
[1]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 吴明哲.厦门大学 2001
[2]经济增长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实证分析[D]. 徐小飞.华侨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169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69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f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