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04:54
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的国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追溯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渊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于今日中国的建设事业,助益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是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探索思想与实践之间的互动统一关系,不仅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触碰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的本质,又能以最亲密的距离切身感受由革命路径向建设思维转变的曲折与艰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与实践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建国形态。抗战结束至伪国大召开是联合建国的尝试阶段。中国共产党处于动态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外有雅尔塔体系四方均势,内有国共之间“战与和”的两难抉择,采取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并行的策略,意图与国民党联合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然而,迫于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以“真民治”为内核的过渡形态的地方自治政权的夭折,标志联合建国尝试的失败。伪国大召开至战略决战前夕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国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共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只战不和”与“和而为战”。在这种转折逻辑下,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一方面在两次民主性反思的作用下,进行了由力量诉求逐渐转向建国探索的土地...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民族国家建国模式
图 3-1 革命、国家政权以及生产力、生关系互动的关系图谱从图 3-1 中可以看出,旧有的生产关系,即帝国主义的、封建的和买办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需要推翻旧有的生产关系,通过完成民族独立,以废除帝国主义者在中国所占有的特权;通过实行土地改革,以废除地主阶级及旧式富农的封建土地所有权;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以废除官僚资产阶级的私人垄断的资本所有权。进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旧有的生产关系是由旧有的国家权力保护的,而所谓国家权力,首先就是军队的武力。因而,想要推翻旧有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破坏保护旧有的生产关系的国家权力,而首先则是需要以革命的手段打破旧有政权的国家武力,进而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建立新的政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①依据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图谱,可以更加明晰土改的目的。土改① 毛泽东的这种,革命、国家政权以及生产力、生关系的图谱可以说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系学说的基础之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学说的发展内涵与逻辑的。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的第一章中,明确的引用了马克思的这一学说“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和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者说,就和所有权关系(所
第 3 章 独立建国的探索: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协奏然而,随着土地改革的深入,政权的改革亦得到深化。如同林伯渠所言:“土地改革既是翻天覆地的革命运动,适应这个革命运动形势的政府,人民政权的组织,也应当进行一次革命,那就是打破旧的框框,打破旧的一套。”①此时,农民代表会制度逐渐以一种政权形式,得到人们的重视,其运作机制亦不断深化并走向成熟。土地会议召开的过程中,刘少奇对于农民代表会的描述,还只停留在初期的设想,对各级政府的罢免权与选举权只实行无明文规定,最高权力的特性表现在政府的“公粮、预算、征兵、征夫计划”②等行为需要经农民代表会通过才能实行。土地会议结束不久,刘少奇为中共中央工委起草致晋冀鲁豫中央局指示,进一步细化了对农民代表会的构思,如图 3-2③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淡化“民族自决”观念,强化“民族区域自治”意识——中共在抗战时期对于“国家统一”目标和模式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实践[J]. 齐鹏飞.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6(02)
[2]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关于经济建设的战略构想及其影响[J]. 欧阳军喜.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6(02)
[3]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视域下的新时期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政策研究[J]. 于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4]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认识[J]. 石然,方妍.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5]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考察[J]. 杨凤城. 教学与研究. 2014(09)
[6]论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J]. 金一驰. 党史文苑. 2014(14)
[7]论中共创始人思想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因素[J]. 蔡乐苏,王宪明. 教学与研究. 2014(05)
[8]毛泽东同米高扬谈建国蓝图[J]. 李玉贞. 炎黄春秋. 2014(02)
[9]毛泽东与中国梦[J]. 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06)
[10]毛泽东建国方略的历史流变[J]. 徐艳玲,龚培河. 科学社会主义. 2013(04)
博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认识的演变研究(1921-1949)[D]. 赫坚.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3650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民族国家建国模式
图 3-1 革命、国家政权以及生产力、生关系互动的关系图谱从图 3-1 中可以看出,旧有的生产关系,即帝国主义的、封建的和买办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需要推翻旧有的生产关系,通过完成民族独立,以废除帝国主义者在中国所占有的特权;通过实行土地改革,以废除地主阶级及旧式富农的封建土地所有权;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以废除官僚资产阶级的私人垄断的资本所有权。进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旧有的生产关系是由旧有的国家权力保护的,而所谓国家权力,首先就是军队的武力。因而,想要推翻旧有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破坏保护旧有的生产关系的国家权力,而首先则是需要以革命的手段打破旧有政权的国家武力,进而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建立新的政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①依据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图谱,可以更加明晰土改的目的。土改① 毛泽东的这种,革命、国家政权以及生产力、生关系的图谱可以说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系学说的基础之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学说的发展内涵与逻辑的。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的第一章中,明确的引用了马克思的这一学说“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和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者说,就和所有权关系(所
第 3 章 独立建国的探索: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协奏然而,随着土地改革的深入,政权的改革亦得到深化。如同林伯渠所言:“土地改革既是翻天覆地的革命运动,适应这个革命运动形势的政府,人民政权的组织,也应当进行一次革命,那就是打破旧的框框,打破旧的一套。”①此时,农民代表会制度逐渐以一种政权形式,得到人们的重视,其运作机制亦不断深化并走向成熟。土地会议召开的过程中,刘少奇对于农民代表会的描述,还只停留在初期的设想,对各级政府的罢免权与选举权只实行无明文规定,最高权力的特性表现在政府的“公粮、预算、征兵、征夫计划”②等行为需要经农民代表会通过才能实行。土地会议结束不久,刘少奇为中共中央工委起草致晋冀鲁豫中央局指示,进一步细化了对农民代表会的构思,如图 3-2③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淡化“民族自决”观念,强化“民族区域自治”意识——中共在抗战时期对于“国家统一”目标和模式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实践[J]. 齐鹏飞.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6(02)
[2]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关于经济建设的战略构想及其影响[J]. 欧阳军喜.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6(02)
[3]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视域下的新时期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政策研究[J]. 于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4]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认识[J]. 石然,方妍.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5]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考察[J]. 杨凤城. 教学与研究. 2014(09)
[6]论毛泽东协商建国思想[J]. 金一驰. 党史文苑. 2014(14)
[7]论中共创始人思想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因素[J]. 蔡乐苏,王宪明. 教学与研究. 2014(05)
[8]毛泽东同米高扬谈建国蓝图[J]. 李玉贞. 炎黄春秋. 2014(02)
[9]毛泽东与中国梦[J]. 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06)
[10]毛泽东建国方略的历史流变[J]. 徐艳玲,龚培河. 科学社会主义. 2013(04)
博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认识的演变研究(1921-1949)[D]. 赫坚.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3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213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