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空间转移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15:06
作为应对后金融危机重要方式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转移越来越多地被各方关注和运用。本文在对28个制造业进行劳动力、资本、技术要素密集型行业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各个行业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接着从劳动力要素转移和产值转移两方面研究制造业在2000-2005,2006-2011两阶段产业转移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并运用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行业描述产业转移状态的变化特征。最后,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我国2000-2011年各大区块各类型行业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中国的制造业而言,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对产业转移有显著影响,同时,技术、市场规模和产业关联也能促进产业转移;第二,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临近产业转出区、临海以及产业梯度较高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不同行业的具有不同的产业转移特征,纺织业为先集聚转移后扩散转移,石油炼焦行业产业转移偏向具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地区,专用设备制造业则呈现出先扩散转移后集聚转移的特点。此外,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表明,地区在产业转入转出上具有时间上的...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转移内涵和测度
2.1.1 产业转移的内涵
2.1.2 产业转移的测度
2.2 产业转移动因和影响因素
2.2.1 产业转移动因
2.2.2 产业转移影响因素
2.2.3 产业转移的模型
2.3 产业转移模式、路径
2.3.1 产业转移模式
2.3.2 产业转移路径
2.4 产业转移效果评价
2.5 评述
3 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3.1 行业的分类
3.1.1 行业分类标准
3.1.2 行业分类结果
3.2 产业转移模型假设及变量解释
3.2.1 模型假设
3.2.2 变量解释
3.3 样本范围和数据来源
3.4 计量结果分析
4 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说明
4.2 产业转移时空演变特征
4.2.1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4.2.2 资本密集型行业
4.2.3 技术密集型行业
4.6 本章小结
5 产业转移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计量分析
5.1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5.1.1 研究方法
5.1.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5.2 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
5.3 方差分析结果
5.4 产业转移对要素配置效率影响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J]. 简晓彬,周敏. 中国科技论坛. 2013(01)
[2]中部省区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与竞合关系演进[J]. 孟德友,陆玉麒. 地理科学. 2012(08)
[3]新经济地理视角下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纺织业为例的实证分析[J]. 李颖,杨慧敏,刘乃全. 经济管理. 2012(03)
[4]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机制——基于2000~2009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J]. 沈静,向澄,柳意云. 地理研究. 2012(02)
[5]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J]. 牛青山.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6]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6)
[7]中部六省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比较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 刘立平,朱婷婷.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2)
[8]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微观视角研究——基于企业迁移的分析[J]. 张玉,江梦君.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6)
[9]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 张公嵬,梁琦. 产业经济评论. 2010(03)
[10]产业区域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多淑杰.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8)
硕士论文
[1]中国制造业转移现象与影响因素研究[D]. 闵琳佳.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32295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转移内涵和测度
2.1.1 产业转移的内涵
2.1.2 产业转移的测度
2.2 产业转移动因和影响因素
2.2.1 产业转移动因
2.2.2 产业转移影响因素
2.2.3 产业转移的模型
2.3 产业转移模式、路径
2.3.1 产业转移模式
2.3.2 产业转移路径
2.4 产业转移效果评价
2.5 评述
3 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3.1 行业的分类
3.1.1 行业分类标准
3.1.2 行业分类结果
3.2 产业转移模型假设及变量解释
3.2.1 模型假设
3.2.2 变量解释
3.3 样本范围和数据来源
3.4 计量结果分析
4 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说明
4.2 产业转移时空演变特征
4.2.1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4.2.2 资本密集型行业
4.2.3 技术密集型行业
4.6 本章小结
5 产业转移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计量分析
5.1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5.1.1 研究方法
5.1.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5.2 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
5.3 方差分析结果
5.4 产业转移对要素配置效率影响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J]. 简晓彬,周敏. 中国科技论坛. 2013(01)
[2]中部省区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与竞合关系演进[J]. 孟德友,陆玉麒. 地理科学. 2012(08)
[3]新经济地理视角下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纺织业为例的实证分析[J]. 李颖,杨慧敏,刘乃全. 经济管理. 2012(03)
[4]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机制——基于2000~2009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J]. 沈静,向澄,柳意云. 地理研究. 2012(02)
[5]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与对策[J]. 牛青山.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6]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6)
[7]中部六省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比较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J]. 刘立平,朱婷婷.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2)
[8]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微观视角研究——基于企业迁移的分析[J]. 张玉,江梦君.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6)
[9]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 张公嵬,梁琦. 产业经济评论. 2010(03)
[10]产业区域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多淑杰.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8)
硕士论文
[1]中国制造业转移现象与影响因素研究[D]. 闵琳佳.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32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33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