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05:59
金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金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事实上,金融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产业是金融发展的载体,金融产业的兴衰成败,必然关系到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产业集聚是在产业集聚之后诞生的,领头羊是20世纪70年代的几家银行。在领头羊的带领下,一些金融控股公司开始加入,而后是相关配套的众多金融企业。这些金融企业集聚在一定的地理区位内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推动金融产业以及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甚至决定着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国际上,金融产业集聚已经形成规模,形成了众多全球性、地区性的金融中心。伦敦、纽约、东京等通过自身经济发展的资源积累,集聚形成了国际性金融中心。国内方面,金融产业集聚也初具雏形,形成了北京、上海等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空间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我国金融产业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论文首先从金融产业集聚理论层面入手,描述了其内涵和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金融产业集聚情况、集聚度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其次,论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运用我国2008-2015年...
【文章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金融产业集聚内涵研究
1.3.2 金融产业集聚动因研究
1.3.3 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3.4 金融产业集聚计量方法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结构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金融集聚的理论基础
2.1 金融集聚的内涵与特征
2.1.1 金融集聚的内涵
2.1.2 金融集聚的特征
2.2 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3 金融地理学理论
2.2.4 信息组合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我国金融集聚程度分析
3.1 金融集聚的测度方法
3.1.1 单一指标测度法
3.1.2 综合指标测度法
3.2 我国金融业集聚现状分析
3.2.1 我国银行业集聚程度分析
3.2.2 我国证券业集聚程度分析
3.2.3 我国保险业集聚程度分析
3.3 我国省份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4.1 理论假说与变量选择
4.1.1 理论假说
4.1.2 变量选择
4.1.3 数据来源
4.2 模型建立
4.2.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4.2.2 空间自相关检验
4.2.3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4.3 实证分析
4.3.1 我国金融集聚影响因素总体回归结果分析
4.3.2 我国各区域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夯实经济基础,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5.2.2 因地制宜合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2.3 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构建完善的金融人才体系
5.2.4 构建金融集聚战略支撑,促进金融集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引入互联网因素[J]. 李羚,成春林. 企业经济. 2016(07)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方向与结构差异——源自全球银行与股市的元分析证据[J]. 于成永. 南开经济研究. 2016(01)
[3]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J]. 周海鹏,李媛媛,李瑞晶.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6(02)
[4]创新驱动下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J]. 李标,宋长旭,吴贾. 财经科学. 2016(01)
[5]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研究[J]. 韩德功,柴玉菲. 特区经济. 2015(12)
[6]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引导模型构建与政策启示[J]. 潘卫红. 统计与决策. 2015(20)
[7]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实证分析[J]. 何宜庆,王希祖,周依仿,白彩全. 金融与经济. 2015(09)
[8]PPP模式、政府投资效率与金融集聚区建设研究[J]. 李勇,梁琳. 理论与改革. 2015(04)
[9]异质性视角下中国金融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J]. 张清正.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6)
[10]关于金融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系统和消息冲击的视角[J]. 王宇,郭新强,干春晖. 经济学(季刊). 2015(01)
硕士论文
[1]北京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研究[D]. 逄茜茜.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郑妍.河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41908
【文章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金融产业集聚内涵研究
1.3.2 金融产业集聚动因研究
1.3.3 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3.4 金融产业集聚计量方法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结构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金融集聚的理论基础
2.1 金融集聚的内涵与特征
2.1.1 金融集聚的内涵
2.1.2 金融集聚的特征
2.2 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3 金融地理学理论
2.2.4 信息组合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我国金融集聚程度分析
3.1 金融集聚的测度方法
3.1.1 单一指标测度法
3.1.2 综合指标测度法
3.2 我国金融业集聚现状分析
3.2.1 我国银行业集聚程度分析
3.2.2 我国证券业集聚程度分析
3.2.3 我国保险业集聚程度分析
3.3 我国省份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4.1 理论假说与变量选择
4.1.1 理论假说
4.1.2 变量选择
4.1.3 数据来源
4.2 模型建立
4.2.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4.2.2 空间自相关检验
4.2.3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4.3 实证分析
4.3.1 我国金融集聚影响因素总体回归结果分析
4.3.2 我国各区域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夯实经济基础,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5.2.2 因地制宜合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2.3 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构建完善的金融人才体系
5.2.4 构建金融集聚战略支撑,促进金融集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引入互联网因素[J]. 李羚,成春林. 企业经济. 2016(07)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方向与结构差异——源自全球银行与股市的元分析证据[J]. 于成永. 南开经济研究. 2016(01)
[3]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J]. 周海鹏,李媛媛,李瑞晶.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6(02)
[4]创新驱动下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J]. 李标,宋长旭,吴贾. 财经科学. 2016(01)
[5]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研究[J]. 韩德功,柴玉菲. 特区经济. 2015(12)
[6]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引导模型构建与政策启示[J]. 潘卫红. 统计与决策. 2015(20)
[7]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实证分析[J]. 何宜庆,王希祖,周依仿,白彩全. 金融与经济. 2015(09)
[8]PPP模式、政府投资效率与金融集聚区建设研究[J]. 李勇,梁琳. 理论与改革. 2015(04)
[9]异质性视角下中国金融业集聚及影响因素研究[J]. 张清正.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6)
[10]关于金融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系统和消息冲击的视角[J]. 王宇,郭新强,干春晖. 经济学(季刊). 2015(01)
硕士论文
[1]北京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研究[D]. 逄茜茜.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郑妍.河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41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34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