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1 12:26
  自联合国宣传“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之后,普惠金融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在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4-2017年,普惠金融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的实施战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以贫困人口以及贫困发生率下降表征的贫困减缓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中小企业也集聚在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那么,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中小企业集聚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逻辑机制?如果是,又存在着怎样的内在逻辑机制?普惠金融发展能否通过推动贫困家庭空间演进、企业地区空间结构调整,产生贫困减缓、企业空间集聚的结构效应?现阶段中国普惠金融实践如何?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进行政策优化设计?这是中国经济发... 

【文章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研究


空间结构概念的演进空间结构

路线图,研究思路,路线,金融发展


沿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实践研究—政策优化设计”的思路行文。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具体如图1-2 所示。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界定普惠金融、空间结构、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贫困与贫困减缓以及企业集聚等相关概念,简要回顾金融功能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借鉴相关研究,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的贫困家庭空间演进效应和企业空间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效应的理论机制。8阿尔弗雷德·韦伯著,李刚剑等译,1997:《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第 119 页。9张荣刚,2006:《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第 19 页。

贫困家庭,金融服务,贫困线,空间结构


aA、B两类贫困家庭均未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时的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惠金融的海南实践范例——海南省农信社小额信贷支农模式探析[J]. 陈南威.  今日海南. 2016(07)
[2]中国省际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J]. 于晓虹,楼文高,余秀荣.  金融论坛. 2016(05)
[3]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J]. 李涛,徐翔,孙硕.  金融研究. 2016(04)
[4]中国居民金融服务包容性测度与空间差异[J]. 李建军,卢盼盼.  经济地理. 2016(03)
[5]构建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体系的实证分析及建议——基于大田案例[J]. 施永,张宏波,陈鸿富,林纪明,张建明,林长平,雷贵优,游飞方.  福建金融. 2015(S2)
[6]金融资源集聚对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集聚的影响[J]. 刘帅.  投资研究. 2015(10)
[7]普惠金融的根基[J]. 吴晓灵.  中国金融. 2015(19)
[8]中小企业金融排斥程度的省域差异[J]. 李建军,张丹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08)
[9]好金融与好社会:问题的提出和答案[J]. 贝多广.  金融研究. 2015(07)
[10]关于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几点思考[J]. 潘功胜.  上海金融. 2015(04)

博士论文
[1]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D]. 冯艳.辽宁大学 2015
[2]我国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理论与实证[D]. 崔艳娟.东北财经大学 2012
[3]区域政策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D]. 颜银根.南开大学 2012
[4]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 殷广卫.南开大学 2009
[5]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研究[D]. 陈睿.北京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江淮城市群产业集聚与金融集聚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D]. 张鹏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2]普惠金融促进农村减贫问题研究[D]. 李可.中央民族大学 2016
[3]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D]. 陈冬冬.山东大学 2014
[4]金融集聚、制造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高雅静.南京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74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374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c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