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地区工资差距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07:2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高。伴随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地区间的工资差距呈扩大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差距持续过大将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针对我国地区间工资差距持续扩大现象,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我国地区间的工资差距进行研究。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工资方程分析可知:市场潜能所引发的经济集聚效应加剧地区间工资差距。本文试图将存在市场关联效应的货币外部性(市场潜能)与不依赖市场关联的技术外部性(就业密度)纳入到一般分析框架,构建新的工资方程并建立计量模型。运用2000-2010年我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消除变量内生性问题,分析市场潜能与就业密度对地区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程度。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全国,工资对市场潜能与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763-0.786之间与0.212-0.246之间,对其它控制变量如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等的弹性系数均小于0.05;对于三大地区,工资与市场潜能是正相关,而工资与就业密度在中西部相关性不明显。结论表明:市场潜能高的地区工资水平高、更容易形成经济集聚。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地区工资差距研究


中国地区差距的总体演变趋势

工资差距,平均增长率,工资,变异系数


可以说东部变异系数是我国地区间工资差距的主要贡献。但从 03 年开始,东变异系数呈大幅度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在对外开放政策的促进下,广东福建、山东、浙江、江苏等省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格局一步完善,成为东部地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东部一些传统的经济中心如上海、北京天津的差距迅速缩小,从而导致了东部地区差距缩小,整个东部地区呈现出“俱乐部趋同现象。中西部地区差距走势的特点是:中部地区工资差距在 1994 年至 2000 年一直处于平的趋势,但在 2000 年后中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反映了近年来中部地区各省区的发展现分化趋势。对于西部地区,工资差距在 1994 年至 2000 年有扩大的趋势,之后平稳的况,但最近几年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幅度较大。之前上升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政补贴的结果,西部地区的政策投资的倾斜度的加大并没有使当地居民收益。但随着投的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完成,由投资带动产业的发展,同时政策的进步的推行,地区间的工资绝对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密度,差距,单位,区域协调机制


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就业密度明显高于全国及中西部地区,而且从 2001-2就业密度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增长率却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时,我们发现东部的就业密度对全国的就业密度的贡献最大,而且全国地区的就业密度只是一个微弱的态势。与东部形成反差的是,中部地区的就业并没有表现出有改变的态势,西部 2开始有个小幅的上升,主要原因是中国西部大开发及区域协调机制已有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本地市场需求、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异[J]. 桑瑞聪,王洪亮.  产业经济研究. 2011(06)
[2]中国总体收入基尼系数的估计:1985—2008[J]. 胡志军,刘宗明,龚志民.  经济学(季刊). 2011(04)
[3]市场潜力、经济集聚与地区间工资差异[J]. 李国璋,戚磊.  财经科学. 2011(05)
[4]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区域收入差距研究[J]. 徐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5]中国内外需求的市场潜力研究——基于工资方程的边界效应分析[J]. 赵永亮.  管理世界. 2011(01)
[6]中国地区差距的历史考察与演变新趋势:1952~2008[J]. 吴三忙,李善同.  宁夏社会科学. 2010(02)
[7]工资差异、劳动力流动与工业集聚——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和实证检验[J]. 王永培,袁平红.  财经科学. 2010(03)
[8]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  经济学(季刊). 2009(01)
[9]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刘修岩,殷醒民.  经济学(季刊). 2009(01)
[10]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 范剑勇.  经济研究. 2006(11)



本文编号:3407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407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