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信用及关于我国M2/GDP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08 03:58
长期的高储蓄率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下,我国的M2/GDP一直显著高于其他大型经济体。然而,自2009年以来,本已处于高位的M2/GDP再次出现快速攀升。在分析"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现实的复杂金融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不同金融体系结构下货币和信用的关系,发现银行主导的复杂金融体系的金融创新和直接融资份额的持续扩大是引致我国M2/GDP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当前不断上升的M2/GDP蕴含着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但是,它更多地反映了信用总量的过快膨胀和经济中杠杆率水平的过快上升,我国亟需形成宏观金融风险持续的跟踪评估机制。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1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2003年t月-2013年t月GPI间比助翻和M1.1N2增邃之差(马》数据来耳
M2的增速。在这三个时期,我们也都可以观察到,CPI随后的回落都伴随着M1相对于M2增速的回落。如果这种规律会重演的话,那么,在今年我们就需要对通货膨胀有所警惕了:可以看到,M1-M2在今年1月份显著上升。按照以往的规律,通常半年后就会发生CPI的显著变化。(三)我国杠杆率的测算表8我国杠杆率的初步测算(%)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财富管理中心数据计算。注:表中均为名义GDP,总杠杆等于前述各项之和;“非金融企业债”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均为“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与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相比,更加令人担心的是信用膨胀。从银行部门的资产层面看,M2对应的是创造派生存款的贷款,因此,较高的M2/GDP就对应着较高的贷款/GDP。表8显示,在经历了2008年之前持续下降的过程之后,我国的人民币贷款/GDP自2009年以来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这与M2/GDP的上升是同步的,但是,其水平值以及上升的幅度都远远小于后者。人民币贷款/GDP与M2/GDP的差异源于这样一个事实: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使得信贷已经不能反映全部的信用创造活动。例如,银行部门购买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债券或者国债都属于信用创造活动,同时,银行的购买行为也必将导致发债企业或财政部存款的增加,从而最终使得M2增加和M2/GDP上升,但同期贷款没有变化。为了更广泛地考察我国的信用创造活动,需要将贷款以及贷款之外所有的债务类金融工具纳入到统计的视野。在表8中,我们统计了国债和非金融企业债。可以看到,国债/GDP自2007年以来持续下降,至2012年为15%左右;同期,非金融企业债/GDP显著上升,至2012年,该指标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居民低储蓄率之谜和美元的信用危机[J]. 殷剑峰. 金融评论. 2009(01)
本文编号:3423388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1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2003年t月-2013年t月GPI间比助翻和M1.1N2增邃之差(马》数据来耳
M2的增速。在这三个时期,我们也都可以观察到,CPI随后的回落都伴随着M1相对于M2增速的回落。如果这种规律会重演的话,那么,在今年我们就需要对通货膨胀有所警惕了:可以看到,M1-M2在今年1月份显著上升。按照以往的规律,通常半年后就会发生CPI的显著变化。(三)我国杠杆率的测算表8我国杠杆率的初步测算(%)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财富管理中心数据计算。注:表中均为名义GDP,总杠杆等于前述各项之和;“非金融企业债”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均为“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与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相比,更加令人担心的是信用膨胀。从银行部门的资产层面看,M2对应的是创造派生存款的贷款,因此,较高的M2/GDP就对应着较高的贷款/GDP。表8显示,在经历了2008年之前持续下降的过程之后,我国的人民币贷款/GDP自2009年以来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这与M2/GDP的上升是同步的,但是,其水平值以及上升的幅度都远远小于后者。人民币贷款/GDP与M2/GDP的差异源于这样一个事实: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使得信贷已经不能反映全部的信用创造活动。例如,银行部门购买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债券或者国债都属于信用创造活动,同时,银行的购买行为也必将导致发债企业或财政部存款的增加,从而最终使得M2增加和M2/GDP上升,但同期贷款没有变化。为了更广泛地考察我国的信用创造活动,需要将贷款以及贷款之外所有的债务类金融工具纳入到统计的视野。在表8中,我们统计了国债和非金融企业债。可以看到,国债/GDP自2007年以来持续下降,至2012年为15%左右;同期,非金融企业债/GDP显著上升,至2012年,该指标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居民低储蓄率之谜和美元的信用危机[J]. 殷剑峰. 金融评论. 2009(01)
本文编号:3423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42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