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可行性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4 06:28
目前,我国推广的居家养老模式是建立在政府为主体和社区服务的基础之上的。从我国目前的老龄化形势来看,这种养老模式比其他的模式更适合我们去选择,但仍有一些弊端存在。比如覆盖面不宽,服务质量差异大,甚或有些服务根本不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水平的需求。这些问题的逐渐显露,更激化了一种矛盾,就是存在于这种单一的养老模式和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急需一个更为完备的养老服务模式来解决。而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家庭规模不断缩小,这种形式下光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无济于事,再加上农村的经济不是很发达,专业的服务队伍跟不上,所以机构养老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各方面来看,居家养老应该是目前农村最好的模式,但不能和城市居家养老模式完全相同,所以农村应该有自己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以适应农村现阶段的情况。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等,研究已有理论文献,调查现实情况,分析比较不同养老模式的优劣,利用经济学中的一些相关理论,分析了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并对它在未来的可行性给予了肯定。根据农村的现状,家庭养老虽然是老人们比较理想的养老模式,但是家庭作用日益退化,留在家中给老人养老的年轻人不断减少...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相关理论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分析法
1.4.3 归纳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回顾
2.1 文献综述
2.1.1 居家养老模式的内容与定义
2.1.2 国外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及现状
2.1.3 国内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及现状
2.2 基础理论回顾
2.2.1 生产方式论
2.2.2 经济交换论
2.2.3 反馈论
2.2.4 依赖论
3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3.1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及特点
3.2 家庭养老的成本与收益
3.2.1 利益一致性与交易成本优势
3.2.2 主动养老收益更高
3.2.3 减少资金漏出
3.3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遇到的问难
4 机构养老和城市居家养老模式
4.1 机构养老
4.2 城市居家养老模式
5 现代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
5.1 新模式的治理基础
5.2 新模式的特征及保障措施
5.2.1 新模式的特征
5.2.2 新模式的原则
5.2.3 新模式的保障措施
6 新模式可行性的经济学分析
6.1 效应分析——社区效应和社会效应
6.2 成本—收益分析
6.3 养老中的劳动力价值理论
6.4 子女和政府间的博弈
6.5 公共产品的供求理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价值与保障对策[J]. 黄丽丽,卢冠超. 经济研究导刊. 2012(24)
[2]浅谈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完善与重构[J]. 郭德奎.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2(01)
[3]农村新型家庭养老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 高俊青. 中国证券期货. 2011(11)
[4]人口转变与老龄化后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曹东勃.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11)
[5]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孝与不孝的理性[J]. 余飞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6]博弈论视角下的劳动成本分析[J]. 盛琪翔.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3)
[7]关于建立我国农村自助餐式养老模式的思考[J]. 闫翠兰,张术环. 中国城市经济. 2010(11)
[8]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业的发展[J]. 杜小平. 中国城市经济. 2010(06)
[9]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外农村养老模式比较与思考[J]. 郭凝华. 甘肃农业. 2010(03)
[10]“刘易斯转折点”上农村养老资源需求层次理论分析[J]. 杨守宝. 农村经济. 2010(01)
硕士论文
[1]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D]. 夏敬哲.河北经贸大学 2012
[2]基于NGO服务的居家养老方式研究[D]. 蔡洁.河北经贸大学 2012
[3]建立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D]. 孙舟燕.华中农业大学 2010
[4]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健.济南大学 2010
[5]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D]. 史雄.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研究分析[D]. 郑晓婷.武汉科技大学 2008
[7]城市老年社区服务研究[D]. 吴秋君.苏州大学 2008
[8]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探析[D]. 刘晓英.东北财经大学 2007
[9]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D]. 陈雪英.上海交通大学 2007
[10]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研究[D]. 李川瑜.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5623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相关理论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比较分析法
1.4.3 归纳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回顾
2.1 文献综述
2.1.1 居家养老模式的内容与定义
2.1.2 国外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及现状
2.1.3 国内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及现状
2.2 基础理论回顾
2.2.1 生产方式论
2.2.2 经济交换论
2.2.3 反馈论
2.2.4 依赖论
3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3.1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及特点
3.2 家庭养老的成本与收益
3.2.1 利益一致性与交易成本优势
3.2.2 主动养老收益更高
3.2.3 减少资金漏出
3.3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遇到的问难
4 机构养老和城市居家养老模式
4.1 机构养老
4.2 城市居家养老模式
5 现代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
5.1 新模式的治理基础
5.2 新模式的特征及保障措施
5.2.1 新模式的特征
5.2.2 新模式的原则
5.2.3 新模式的保障措施
6 新模式可行性的经济学分析
6.1 效应分析——社区效应和社会效应
6.2 成本—收益分析
6.3 养老中的劳动力价值理论
6.4 子女和政府间的博弈
6.5 公共产品的供求理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价值与保障对策[J]. 黄丽丽,卢冠超. 经济研究导刊. 2012(24)
[2]浅谈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完善与重构[J]. 郭德奎.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2(01)
[3]农村新型家庭养老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 高俊青. 中国证券期货. 2011(11)
[4]人口转变与老龄化后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曹东勃.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1(11)
[5]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兼论孝与不孝的理性[J]. 余飞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6]博弈论视角下的劳动成本分析[J]. 盛琪翔.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3)
[7]关于建立我国农村自助餐式养老模式的思考[J]. 闫翠兰,张术环. 中国城市经济. 2010(11)
[8]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业的发展[J]. 杜小平. 中国城市经济. 2010(06)
[9]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外农村养老模式比较与思考[J]. 郭凝华. 甘肃农业. 2010(03)
[10]“刘易斯转折点”上农村养老资源需求层次理论分析[J]. 杨守宝. 农村经济. 2010(01)
硕士论文
[1]河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D]. 夏敬哲.河北经贸大学 2012
[2]基于NGO服务的居家养老方式研究[D]. 蔡洁.河北经贸大学 2012
[3]建立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D]. 孙舟燕.华中农业大学 2010
[4]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健.济南大学 2010
[5]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D]. 史雄.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研究分析[D]. 郑晓婷.武汉科技大学 2008
[7]城市老年社区服务研究[D]. 吴秋君.苏州大学 2008
[8]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探析[D]. 刘晓英.东北财经大学 2007
[9]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D]. 陈雪英.上海交通大学 2007
[10]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研究[D]. 李川瑜.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35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43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