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6 03:23
  本项科研的工作来源: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分行委托课题《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研究》,在此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篇论文。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上世纪90 年代以后,我国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有以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为主的银企关系模式已经被打破,银企之间逐渐过渡到双方对各自需求以市场为基础的选择阶段。基于历史的惯性和我国金融领域改革进程中银行系统改造优先原则,证券市场发展缓慢,金融市场上金融品种和金融工具比较少,企业融资绝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信贷交易过程中,由于法律规定银行不能直接持有企业股权,造成企业在得到银行信贷资金后,银行事实上很难再控制资金运营,并且由于银行和企业在信贷中是一一对应关系,银行难于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从信贷关系中退出,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几乎全部集中于银行,银行成为经济效率损失的最终承担者,银企关系出现种种困难,这与整个国民经济市场化转换进程是不相适应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是追赶型经济,目标是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背景...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论
    0.1 问题提出
    0.2 文献回顾
    0.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0.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0.5 主要结论
    0.6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1章 银企关系的理论分析
    1.1 信用理论与银行和企业契约式债权债务关系
        1.1.1 信用是一种经济交易行为
        1.1.2 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契约式债权债务关系
    1.2 银企信用契约关系的信息非对称性及其完善
        1.2.1 银企信用契约关系的信息非对称性
        1.2.2 信息对称路径和信用关系完善
    1.3 银企关系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1.3.1 有关交易费用理论
        1.3.2 银企交易费用与合约安排
    1.4 银行资金信贷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协同模型
        1.4.1 模型的基本框架
        1.4.2 模型的扩展
    1.5 信贷配给理论
第2章 现代西方银企关系模式及演变
    2.1 美国市场主导型银企关系
        2.1.1 美国市场性银企关系性质
        2.1.2 美国市场性银企关系的运行
        2.1.3 美国市场性银企关系形成环境与发展
    2.2 日本高速成长时期的主办银行制度
        2.2.1 日本主办银行的含义与性质
        2.2.2 日本主办银行制度的运行
        2.2.3 日本主办银行制度的形成及其衰落
    2.3 德国主持银行制度
        2.3.1 德国主持银行制度性质
        2.3.2 德国主持银行制度运行
        2.3.3 德国主持银行制度形成因素与发展
第3章 中国银企关系分析
    3.1 中国银企关系的历史回顾
        3.1.1 中国银企关系的历史回顾
    3.2 中国银企关系现状
        3.2.1 银企关系的市场性基础在加强,市场化进程在加快
        3.2.2 银行融资长期占据主渠道,直接融资比例低,间接融资比例高
        3.2.3 银行体系大量不良资产成为银企关系中最大障碍
        3.2.4 商业银行与企业公司治理和银行信息生产
    3.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3.3.1 银行体系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3.3.2 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成因
第4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构建
    4.1 长期协调与合作型银企关系模式选择
    4.2 长期协调与合作型银企关系运行
        4.2.1 长期协调与合作型银企关系下银行的信息生产
        4.2.2 商业银行信息生产活动主要业务范围
        4.2.3 长期协调与合作型银企关系下银行的融资功能
        4.2.4 长期协调与合作型银企关系与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4.2.5 商业银行的代理监督与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4.3 创造条件向市场性银企关系转变
        4.3.1 银企关系市场化是必由之路
        4.3.2 推进银行商业化、股份化和企业公司化,核心是完善银行和企业的公司治理
        4.3.3 加快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4.3.4 发展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与教学成果
致 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比较研究——不同研究范式和体系框架下的融合[J]. 王磊,钟茗.  财经科学. 2005(01)
[2]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J]. 苏冬蔚,吴仰儒.  经济研究. 2005(01)
[3]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的前沿和方法——第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纪要[J]. 尹晨.  经济研究. 2005(01)
[4]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兼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J]. 冯根福.  经济研究. 2004(12)
[5]不良资产处理、股份制改造与外资战略——中日韩银行业经验比较[J]. 王一江,田国强.  经济研究. 2004(11)
[6]德国银行业关系融资的理论与实践[J]. 何韧.  世界经济研究. 2004(10)
[7]中央—地方—国有银行—公众博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逻辑[J]. 陆磊,李世宏.  经济研究. 2004(10)
[8]产权约束、投资低效与通货紧缩[J].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  经济研究. 2004(09)
[9]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 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  经济研究. 2004(08)
[10]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生性:一个基于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J]. 施华强.  金融研究. 2004(06)



本文编号:3479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479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f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