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23:2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作为知识经济本质特征的创新在各国之间及各地区、城市之间的竞争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国家、地区及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河南省17个省辖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17个省辖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河南省17个省辖市的创新能力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且无论是五项一级指标,还是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基本上都呈现出西北强、东南弱的分布格局,其分布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空间一致性。具体情况为:知识创造能力方面,郑州是河南省最强的城市,洛阳和新乡次之,开封为中等,南阳、驻马店、焦作、许昌、信阳较弱,商丘、平顶山、三门峡、漯河、安阳、鹤壁、濮阳、周口是最弱的城市。知识流动能力方面,郑州是最强的城市,其次是洛阳,漯河、三门峡是中等的城市,焦作、鹤壁、新乡、开封、安阳为较弱,许昌、平顶山、南阳、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是最弱的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郑州是河南省最强的城市,新乡、洛阳、南阳、安阳是较强的城市,焦作、许昌、平顶山为中等,较弱的城市是驻马店和漯河,开封、鹤壁、濮阳、周口、三门峡、信阳、商...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区域选择
        1.2.2 数据来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2.1.1 城市创新研究
        2.1.2 区域创新研究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城市创新系统研究
        2.2.2 城市创新能力研究
        2.2.3 创新型城市研究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基础
        3.1.1 现代区域发展理论
        3.1.2 新经济增长理论
        3.1.3 演(进)化经济学理论
        3.1.4 创新系统理论
    3.2 研究方法
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确定
    4.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分析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评价方法
        4.2.1 因子分析法
        4.2.2 聚类分析法
5 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5.1 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5.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3 城市创新能力的分项评价
        5.3.1 知识创造能力评价
        5.3.2 知识流动能力评价
        5.3.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5.3.4 创新经济绩效评价
        5.3.5 创新环境评价
    5.4 城市创新能力总体评价
    5.5 城市创新能力分项层次聚类分析
        5.5.1 知识创造能力层次聚类分析
        5.5.2 知识流动能力层次聚类分析
        5.5.3 技术创新能力层次聚类分析
        5.5.4 创新经济绩效层次聚类分析
        5.5.5 创新环境层次聚类分析
    5.6 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的层次聚类分析
6 提高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的对策
    6.1 提高城市的知识流动能力
        6.1.1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6.1.2 扩大技术交流和技术转移
    6.2 增强企业在城市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6.2.1 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6.2.2 增加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
    6.3 提高各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
        6.3.1 重视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6.3.2 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吸引高质量创新人才
    6.4 发挥政府的创新促进、激励作用
    6.5 重视创新能力较弱的城市的发展,逐步缩小空间差异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创新能力建设研究——以六盘水市为例[J]. 彭盛烈.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3)
[2]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J]. 曹杨,王雪青.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3]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综合能力评价[J]. 孙红兵,向刚.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3)
[4]城市创新系统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基于全球436个城市数据的结构化方程模型[J]. 倪鹏飞,白晶,杨旭.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2)
[5]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证分析——以山东省十七城市为例[J]. 刘永久,王忠辉,吴风庆.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9)
[6]济南城市创新能力现状评价—基于对山东部分城市创新能力比较的描述与分析[J]. 石兆宏.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0(04)
[7]城市创新系统的结构与演化——基于代理的建模[J]. 赵继军,胡兆霞.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01)
[8]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马元三.  商业时代. 2009(34)
[9]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J]. 刘贵文,张怿蓝.  科技管理研究. 2009(10)
[10]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 侯仁勇,杨道云,陈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7)

博士论文
[1]区域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的演进规律与创新机制研究[D]. 王亮.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西安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张继飞.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88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488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