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基于创新系统资源调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16:34
  当世界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全新时期,经济理论的研究也随着经济实践的运行而有了新的重点内容。创新理论的研究已经有一段历史,但以往多注重创新对经济的整体影响以及创新本身的运行,较少把创新系统中的具体环节与经济实践中的产业内容联系起来。在以高技术产业为发展龙头的新经济时代,把创新过程与产业发展具体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及趋势是本文的主要思路和内容。 本文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结合世界高技术产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创新系统、创新间隔、创新过程等因素的分析进入产业发展的基本层面,重点讨论以下内容: 1 高技术产业的新环境和新发展; 2 基于创新过程的高技术产业全球化市场定位; 3 企业内外部组织关系及结构的变化; 4 促进高技术产业超常发展的突变性因素等。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概论
第一章 创新系统资源在创新过程中的调整
    第一节 创新理论的基本分析
    第二节 创新系统分析
        2.1 创新的系统资源和系统条件
        2.2 创新过程分析
    第三节 创新与经济周期
第二章 创新系统资源对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
    第一节 创新与产业发展概论
    第二节 创新扩散对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2.1 创新扩散的一般分析
        2.2 创新扩散影响下的地区经济发展
        2.3 创新扩散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4 创新扩散与企业集群
    第三节 创新过程中的企业组织环境和中小企业地位
        3.1 创新导致的企业外部环境及组织变革
        3.2 创新过程中的中小企业地位变化
    第四节 创新过程与投资形式变化
        4.1 经济发展不同时代的金融支持
        4.2 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金融支持
第三章 高技术产业现状的全面考察
    第一节 硅谷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的变化
    第一节 创新环境的改变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第二节 创新扩散导致高技术划分标准的修正
        2.1 R&D成果转移与产业部门的划分
        2.2 R&D强度与产品的分类
第五章 创新系统中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律
    第一节 创新的先行者——先进地区的经验
        1.1 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模式选择
        1.2 创新扩散对地区经济全球化定位和产业选择的影响
        1.3 创新主体的产业竞争有力分析
        1.4 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环境支持
        1.5 风险投资对创新实现的促进
    第二节 创新过程中后起者的发展经验
        2.1 务实有效和富于创新的经济政策
        2.2 在世界高技术产业中明确的市场定位
        2.3 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4 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分散型经营模式和企业群聚效应
        2.5 风险投资机制的培育
        2.6 基于创新过程与创新扩散的跨国产业联系
    第三节 创业文化与创新系统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销硅谷:弗里德利克·特曼的地域优势模型[J]. 斯图尔特·W.莱斯列罗伯特·H.卡冈.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01)
[2]硅谷模式的信息与治理结构[J]. 青木昌彦.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01)
[3]硅谷的故事[J]. 钱颖一.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01)
[4]产业结构升级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J]. 嵇立群.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6)
[5]技术创新扩散的创新技术信息传播机制[J]. 娄策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05)
[6]美国硅谷考察——先进的创新机制[J]. 荣泳霖,宋军,马二恩,张本正,梅萌,龙大伟.  科技导报. 1999(09)
[7]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J]. 谢伟.  科研管理. 1999(04)
[8]创新环境及其政策的出发点──兼论增强区域的全球化竞争力[J]. 李远.  经济地理. 1999(03)
[9]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J]. 连燕华.  科学管理研究. 1999(03)
[10]中国创新模式及其演进的实证研究[J]. 刘洪涛,汪应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9(06)



本文编号:3518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518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