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6 01:55
产业集群在提高区域竞争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竞争优势来源于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企业、当地政府、行业协会等)之间的协同效应。但许多产业集群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工与协作而导致协同效应不明显,从而难以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其发展也因此而出现了很多问题。基于这一点,深化对于产业集群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集群创新能力、维系和提高集群竞争优势,是目前产业集群研究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产业集群是在分工基础上,由彼此之间存在分工与协作关系的企业以及与企业发生各种联系且具有不同职能分工的相关机构,在特定区域聚集所形成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基于产业集群概念的这一界定,本文采用演绎推理、静态与动态分析以及案例的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产业集群进行网络组织方面的研究。为使研究更加系统,本文构建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框架:形成、结构、属性与治理,这四个因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分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形成基础是分工协调形式由基本型——市场演变到衍生型——企业网络;在集聚区域以企业网络为核心的进一步扩展,也就是与其它行为主体建立各种联系,则最终形成了产业集群这一网络组织形式。产业集...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形成的分析思路l、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形成基础:分工协调形式由基本型到衍生型
企业因为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企业网络通过与其它行为主体建立各种关系而使网络三要素不断得以扩展,从而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集群这一网络组织形式(图4一7)②。在这一网络组织形式中,相比企业网络而言,其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由此可利用的资源与发生的活动也更加多样化,这也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总之,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形成起源于企业间为减少市场分工后的交易成本而通过空间集聚形成企业网络,本质是由分工协调形式的基本型一一市场演变到衍生型—企业网络,这是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形成基础;同时,地方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按照各自的职。夏兰、周钟山:《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
而紧密地祸合在一起①。于是,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及其与其它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其内部以企业为核心的纵横交错的复合分工网络结构(图4一8)。图4一8产业集群的复合分工网络结构这一复合分工网络结构说明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间不但具有专业化方面的优势,而且彼此之间又存在着协作效应,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集体效率”,使得产业集群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正如马克思所言,“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②。对此马克思还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分析,“工场手工业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在此借用了物理学中“祸合”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中间性组织视角的产业集群三层次治理模式[J]. 陈赤平,丁建军. 产业经济研究. 2009(02)
[2]产业集群治理的动力机制和模式研究[J]. 刘芹. 软科学. 2009(01)
[3]产业集群治理研究——一个拓展的视角[J]. 陈军,朱华友. 经济问题探索. 2008(11)
[4]论模块化分工[J]. 余东华,芮明杰.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10)
[5]产业集群分类、治理比较及演变趋势分析[J]. 丁建军,陈赤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8(05)
[6]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比较研究[J]. 曹丽莉. 中国工业经济. 2008(08)
[7]网络密度与集群竞争优势:集聚经济与集体学习的中介作用——2001~2004年浙江纺织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 吴结兵,徐梦周. 管理世界. 2008(08)
[8]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研究[J]. 于永达,陈琳.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8)
[9]经济组织的社会嵌入与社会形塑——企业社会嵌入及其对企业范式形成的自组织机制[J]. 李怀斌. 中国工业经济. 2008(07)
[10]企业集群治理与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关联[J]. 朱建荣. 改革. 2008(07)
博士论文
[1]分工、专业化与产业集群研究[D]. 王春宇.辽宁大学 2006
[2]分工、协调和产业组织形式演化[D]. 王盛.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大唐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杨贤芬.浙江大学 2006
[2]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研究[D]. 丰宝生.安徽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19194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形成的分析思路l、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形成基础:分工协调形式由基本型到衍生型
企业因为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企业网络通过与其它行为主体建立各种关系而使网络三要素不断得以扩展,从而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产业集群这一网络组织形式(图4一7)②。在这一网络组织形式中,相比企业网络而言,其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由此可利用的资源与发生的活动也更加多样化,这也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总之,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形成起源于企业间为减少市场分工后的交易成本而通过空间集聚形成企业网络,本质是由分工协调形式的基本型一一市场演变到衍生型—企业网络,这是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形成基础;同时,地方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按照各自的职。夏兰、周钟山:《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
而紧密地祸合在一起①。于是,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及其与其它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其内部以企业为核心的纵横交错的复合分工网络结构(图4一8)。图4一8产业集群的复合分工网络结构这一复合分工网络结构说明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间不但具有专业化方面的优势,而且彼此之间又存在着协作效应,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集体效率”,使得产业集群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正如马克思所言,“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②。对此马克思还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分析,“工场手工业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在此借用了物理学中“祸合”的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中间性组织视角的产业集群三层次治理模式[J]. 陈赤平,丁建军. 产业经济研究. 2009(02)
[2]产业集群治理的动力机制和模式研究[J]. 刘芹. 软科学. 2009(01)
[3]产业集群治理研究——一个拓展的视角[J]. 陈军,朱华友. 经济问题探索. 2008(11)
[4]论模块化分工[J]. 余东华,芮明杰.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10)
[5]产业集群分类、治理比较及演变趋势分析[J]. 丁建军,陈赤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8(05)
[6]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比较研究[J]. 曹丽莉. 中国工业经济. 2008(08)
[7]网络密度与集群竞争优势:集聚经济与集体学习的中介作用——2001~2004年浙江纺织业集群的实证分析[J]. 吴结兵,徐梦周. 管理世界. 2008(08)
[8]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研究[J]. 于永达,陈琳.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8)
[9]经济组织的社会嵌入与社会形塑——企业社会嵌入及其对企业范式形成的自组织机制[J]. 李怀斌. 中国工业经济. 2008(07)
[10]企业集群治理与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关联[J]. 朱建荣. 改革. 2008(07)
博士论文
[1]分工、专业化与产业集群研究[D]. 王春宇.辽宁大学 2006
[2]分工、协调和产业组织形式演化[D]. 王盛.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大唐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杨贤芬.浙江大学 2006
[2]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研究[D]. 丰宝生.安徽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19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51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