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基于协调发展理论的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22:07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以信息通信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第五次技术革命背景下提出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在2010年确立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2015年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从主要依靠土地、劳动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这些举措都旨在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于一直以来对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同质化划分,阻断了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的联系与互动,使得东、中、西部之间缺少内生合作机制,区域发展战略并没有达到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政策预期。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而且长江经济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上、中、下游地区分别具有我国的西、中、东部的典型特征。因此,本文在以往着重于分析某一单一省市或者特定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将从一个经济带的视角出发,对长江经济带的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分析。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三个主要城市群及其三大中心城市为样本,从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其整体及其三大中心城市的新型工业化发展...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2 研究综述
    2.1 工业化相关理论
        2.1.1 工业化涵义
        2.1.2 工业化阶段
        2.1.3 工业化的发展途径
    2.2 新型工业化相关理论
        2.2.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2.2.2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路径
        2.2.3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例研究
    2.3 长江经济带
        2.3.1 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2.3.2 长江经济带三个主要城市群及三大中心城市
3 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指标内容
        3.2.1 工业化水平
        3.2.2 科技含量
        3.2.3 经济效益
        3.2.4 生态化水平
        3.2.5 信息化指标
        3.2.6 国际竞争力水平
        3.2.7 人力资源发展状况
    3.3 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的实例研究
    4.1 数据样本的收集
    4.2 测度方法的选择与权重的确定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4.2.2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客观权重
        4.2.3 乘法合成归一法确定综合权重
    4.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
        4.3.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4.3.2 长江经济带及三大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现状
    5.1 比较优势分析
    5.2 专业化程度分析
    5.3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中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课题目录:
    C.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及三大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具体数值
    D. 上海、武汉、重庆三大中心城市工业行业具体数值:



本文编号:3762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762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0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