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长三角经济集聚机制和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7 05:37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和东部沿海的经济集聚情况,并借助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经济集聚的内生机制和集聚意义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的D-S模型和OTT模型,通过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市场拥挤效应三个方面,阐述了导致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外理论进行了中国适用性分析,并认为中国以资本流动作为经济集聚机制的主要媒介。其次,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发展历史,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和东部沿海(长三角地区、京津唐地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集聚情况,以及劳动力变动和资本变动的整体情况,发现无论是长三角地区还是东部沿海都表现出了经济向两翼扩散的特征,而资本流动和经济集聚有明显的内在联系。接着,本文对长三角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地区经济集聚主要通过资本流动,而经济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正面效果。最后,本文进一步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理论和实证结果可以应用到整个东部沿海地区,进一步证明了研究的可靠性。本文对两个模型的综合考虑,对通过资本流动发生经济集聚的发现,是本文的两个主要创新点。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清单
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动因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1.5 创新点和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新经济地理学国外研究
    2.2 新经济地理学国内研究
3 理论模型与中国适用性修正
    3.1 非平衡空间模型假定
    3.2 D-S模型
    1.3 OTT模型分析
    1.4 国外模型的中国适用性修正
4 长三角地区经济集聚分析
    4.1 长三角地区定义
    4.2 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历史
    4.3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现状
        4.3.1 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现状
        4.3.2 人口的分布现状
        4.3.3 资本的分布现状
5 长三角地区经济集聚的实证分析
    5.1 经济集聚内生机制的实证分析
        5.1.1 计量模型假说
        5.1.2 计量模型设定
        5.1.3 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
        5.1.4 实证结果
        5.1.5 结果分析
    5.2 长三角地区经济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假说
        5.2.2 计量模型设定
        5.2.3 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
        5.2.4 实证结果
        5.2.5 结果分析
6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集聚的实证分析
    6.1 研究目的
    6.2 经济集聚机制的实证分析
        6.2.1 样本确定
        6.2.2 计量模型设定
        6.2.3 实证结果
        6.2.4 结果分析
    6.3 经济集聚和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6.3.1 样本确定
        6.3.2 计量模型设定
        6.3.3 实证结果
        6.3.4 结果分析
7 结论
    7.1 长三角地区分析
        7.1.1 经济的分布现状
        7.1.2 经济集聚的内生机制
        7.1.3 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机制
    7.2 东部沿海地区分析
        7.2.1 经济的分布现状
        7.2.2 经济集聚的内生机制
        7.2.3 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机制
    7.3 中国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10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810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f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