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中国城市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18 07:00
  经济新常态下,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各个城市的集聚程度具有空间差异,并且集聚效应具有动态性特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大小和城市之间的集聚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之间平衡发展的影响变得不确定,这为相关政策的合理制定提出了难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城市层面数据来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间工资差异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上,本文首先以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为基础,借鉴Crozet和Koenig(2005)、Mion和Naticchion (2005)的思想,推导出包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变量的工资方程。然后从产业关联与产业融合、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两个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工资差异的传导机制,我们发现城市之间的工资差异一方面会因为城市之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差异的拉大而扩大,另一方面又会因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存在而缩小。因此,最终的工资差异变化趋势无法判断,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鉴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采用中国大陆2004-2013年的城市层面的数据进行了现实比较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①除信息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生...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1.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测算及特征
        1.2.3 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
        1.2.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异的关系
        1.2.5 关于以往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框架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地区工资差异的理论分析
    2.1 理论模型的构建
    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差异影响的传导机制
第3章 工资和产业集聚度的发展趋势
    3.1 工资水平的统计与描述
    3.2 城市层面的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值的统计与描述
    3.3 城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趋势图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资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4.1.1 基准模型的构建
        4.1.2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取
        4.1.3 静态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4.1.4 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4.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4.3 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4.4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76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976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