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我国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分析——基于区域分工视角

发布时间:2024-05-20 05:21
  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国际分工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进而到工序分工的发展过程。分工的演进离不开要素的流动,中国是劳动力大国,区域间阶梯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导致区域间要素价格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所以劳动力流动影响了产业区域分工,进而产业区域分工影响了贸易模式的转变。基于此,本文以产业区域分工为连接点,分析我国异质劳动力流动对贸易模式转变的影响。 本文借用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放弃劳动力流动受约束假设,引入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采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和外部性函数表示区域间生产函数,分析异质劳动力的单一流动和异质劳动力的同时流动对产业布局的不同影响。通过中国实际数据的时间演进分析,发现2005年之前异质劳动力的同向流动造成中国产业布局向东部产业集聚,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区域分工深化,但区域内部分工差距拉大。2005年之后异质劳动力的异向流动造成中国产业布局向趋于分散,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区域分工深化,但区域内部分工差距缩小。 产业区域分工的深化将影响贸易模式的演进。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分析产业区域分工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学者研究进展
        1.2.2 国内学者研究进展
        1.2.3 简评及前瞻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2 劳动力流动对产业区域分工的影响分析
    2.1 劳动力流动影响企业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模型
    2.2 异质劳动力单一流动对企业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2.2.1 高技能劳动力单一流动的区域影响
        2.2.2 低技能劳动力单一流动的区域影响
    2.3 异质劳动力同时流动对企业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2.4 中国劳动力流动对企业与产业布局的时间演进分析
    2.5 小结
3 产业区域分工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分析
    3.1 产业区域分工对贸易模式影响的理论基础
        3.1.1 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间贸易模式机理的解释
        3.1.2 新贸易理论对产业内贸易模式机理的解释
        3.1.3 新新贸易理论对产品内贸易模式机理的解释
    3.2 中国贸易模式的转变
        3.2.1 中国贸易模式测量的指标
        3.2.2 中国贸易模式的转变分析
    3.3 小结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4.1 结论
    4.2 产品内分工体系下中国贸易模式转变的调整思路
        4.2.1 基于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定位思考
        4.2.2 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攀升演进
        4.2.3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控制升级
    4.3 中国贸易模式转变的现实选择
        4.3.1 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定位,有效嵌入全球生产网络
        4.3.2 培育高技能劳动力的创新,加快产业技术革新
        4.3.3 促进低技能劳动力有效流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3979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979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f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