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要素比价扭曲、过度资本深化与劳动报酬比重下降

发布时间:2017-08-18 04:21

  本文关键词:要素比价扭曲、过度资本深化与劳动报酬比重下降


  更多相关文章: 要素比价扭曲 过度资本深化 劳动报酬比重


【摘要】:资本深化与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只有当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时,或者发生了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在资本深化过程中,劳动报酬比重会出现下降趋势。在中国现有体制背景下,影响劳动报酬比重的资本深化表现归结为四个方面:(1)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迁;(2)转轨经济的增长方式扭曲了要素价格,提高了要素替代弹性;(3)要素价格扭曲使不同所有制经济部门倾向不同的技术进步方式;(4)资源资本化进程中的资源价格重估和再定价。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资本深化导致劳动报酬比重一定程度的下降虽然不可避免,但是要素市场价格扭曲、技术进步的偏向以及金融过度深化导致的资源加速资本深化,从而带来的中国劳动报酬比重过快下降是需要矫正的。矫正的关键在于:推进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继续向市场经济转轨,健全要素市场以矫正要素比价扭曲,改善国民收入分配及再分配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要素比价扭曲 过度资本深化 劳动报酬比重
【基金】: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调控方式转变的问题研究”(07JJD63022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国内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08&ZD03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22.3;F249.2
【正文快照】: 近十五年来,居民收人尤其是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所导致的内需不足,逐渐引起了高度关注「白重恩、钱震杰,2009;CQMM课题组,2010(2)、(9)」。同期,中国出现了加速的资本深化:1978一1995年,中国的资本产出比大体围绕着1.63①上下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自然;王宏淼;袁富华;;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进雄;王丹枫;叶正茂;;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2 丁声俊;;利用财税价费机制,推动企业自主创新[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12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课题组;金碚;张其仔;原磊;;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4 李玲玲;张耀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及初步测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5 陈享光;苏传才;;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6 唐国华;;技术创新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91~2007[J];经济论坛;2011年02期

7 张自然;;考虑人力资本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J];经济学(季刊);2011年01期

8 唐国华;;技术创新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91~2007[J];人口与经济;2011年03期

9 史修松;赵曙东;;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机制(1978~2009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10 卢现祥;;从国富到民富[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春燕;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赵心怡;中国服装产业升级中的商业模式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自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变动分解[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张平;王宏淼;;“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7年12期

3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4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5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6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7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8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干中学、低成本竞争和增长路径转变[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9 舒元;才国伟;;我国省际技术进步及其空间扩散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10 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华,张建英;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进步──兼谈我国外资政策措施的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张智勇;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再论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5期

3 阿·阿甘别吉扬,刘景学;苏联科学技术进步的战略[J];大庆社会科学;1988年S1期

4 秦宝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之一)[J];中国统计;1993年01期

5 孔斌;以技术进步驱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王英;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国际比较[J];管理评论;1994年03期

7 周德华;;技术进步使企业腾飞——记常州市九中校办工厂发展之路[J];学校管理;1994年05期

8 陈如雄;;依靠技术进步 实现两个转变 茂石化公司“八五”科技进步成果丰硕[J];南方论刊;1996年05期

9 李金龙;试论技术进步对外贸发展的先导作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谢自奋,洪民荣;技术进步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J];学术季刊;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英;;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2 靳向煜;吴海波;;我国水刺非织造的技术进步[A];第九届上海国际非织造布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清阳;;金属结构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A];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四十周年、中国焊接协会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2002年

4 魏枫;;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研究:技术进步路径的视角[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5 高海建;林镇钟;;H型钢生产的技术进步及其在马钢的应用[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6 孙石麟;;以“佳纸的回眸与前瞻”探讨造纸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生产发展[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轩辕啸雯;;铁路隧道九十年代的新台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梁戈夫;陈增春;周文光;;论战略态下的技术进步[A];价值工程与企业技术创新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董镛;魏箭源;张浙军;;低辐射(Low-E)玻璃推广及技术进步[A];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王子金;刘元意;;莱钢750m~3高炉炉前技术进步[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庆春;技术进步引发销量增长[N];中国电子报;2005年

2 汪玲;红峰厂 10万元重奖技术进步项目[N];中国航天报;2010年

3 通讯员 严寒冰 记者 夏晖;监管如何适应技术进步的步伐?[N];人民邮电;2005年

4 冯昭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技术进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王春生;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体[N];光明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陈yN淼;杜鹰:推进企业重组和技术进步[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韩庆文 郑毅 通讯员 李艳成;科研是建筑技术进步的“推进器”[N];广东建设报;2008年

8 ;技术进步为行业添活力[N];消费日报;2009年

9 杨丽娜;695厂 获河南省国防工业技术进步奖[N];中国航天报;2009年

10 张亚 祝思宁 编译;英国提出靠通讯技术进步建设“低碳交通”[N];中国交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郭建万;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吴文元;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石红波;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战略[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育明;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张涛;技术进步与工资差距[D];复旦大学;2003年

7 宋京;开放经济下的技术进步[D];复旦大学;2004年

8 丁娟;技术跨越:基于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耿庆;技术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王红姝;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辉耀;广西支柱产业电力工业技术进步现状与对策[D];广西大学;2001年

2 苏丹;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徐贵林;西柏坡电厂基于技术进步的循环经济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武娜;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5 陆晓佳;我国技术进步的测度[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年

6 王红平;基于技术进步的农业组织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7 张艳萍;河西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玉成;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评价与对策[D];中南大学;2002年

9 李茂林;攀钢炼钢工序技术进步及技术经济分析[D];重庆大学;2002年

10 黄治;以技术进步优化中国IT产业贸易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92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692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1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