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非典型”事实: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本文关键词: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非典型”事实: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者报酬 马克思主义 统计标准 隐性部门 两部门积累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马克思主义解读这一"非典型"事实,其基本判断是,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根源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特定生产关系所对应的分配关系向不利于劳动的方向转化。对应以上两个方面,分析1995年以来统计数据可以得出,隐性部门的扩张与两部门积累模式的形成共同导致了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运用1995~2007年间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
【作者单位】: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系;
【关键词】: 劳动者报酬 马克思主义 统计标准 隐性部门 两部门积累
【分类号】:F2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不同于卡尔多所说的要素报酬比重保持稳定的“典型”事实(Kaldor,1961)[1],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者报酬比重的下降是我国收入分配情况的显著特征,也是收入分配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非典型”事实的解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统计口径的变化。白重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刘鹏;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论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潘德荣;回顾与反思:关于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张跃进;论农村土地使用权资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2 张涛;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王志刚;转型期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霖;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化进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谭辉雄;试论社会党人的社会主义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中;黄平;;中国FDI净流入与贸易条件恶化:悖论及解释[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4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5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6 樊纲;陈瑜;;“过渡性杂种”: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制度转型[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7 李扬;;收入功能分配的调整: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现象的思考[J];经济研究;1992年07期
8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9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10 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绍辉;对劳动者报酬中离退休金核算方法的探讨(上)[N];中国信息报;2005年
2 王绍辉;对劳动者报酬中离退休金核算方法的探讨(下)[N];中国信息报;2005年
3 邱林;工资与GDP增幅倒挂是不正常现象[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4 侯书议;人均概念不适合中国国情[N];今日信息报;2008年
5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晏建 刘洁;从GDP到绿色GDP[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徐平生;居民实际收入占GDP比重何以持续下降[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高初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GDP[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姚琼;全市净增中小企业1000多户[N];渭南日报;2009年
9 省统计局供稿;GDP是怎样计算出来的?[N];河北日报;2001年
10 朱啸波;居民收入增幅要赶上GDP步伐[N];中国财经报;2007年
,本文编号:708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70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