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战略为内河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发展机遇定会引起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内河港口货运量变化。内河港口尤其是长江上游港口应如何把握发展机遇,结合客观发展规律调整港口发展重点,与不断变化的腹地经济发展实现动态匹配和协同发展,成为了当地政府及学术界研究的对象。截至目前,国内关于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多,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研究对象局限于沿海港口或者重庆港、武汉港等内河大港口,对上游中小型港口(如泸州港、宜宾港等)的研究文献较少,在“路带战略”提出之后,上游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将成为研究热点;(2)港口腹地的划分较多地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港口腹地一般选择港口所在城市或所在省份,此界定方法对于存在恶性竞争的港口群腹地划分研究明显不当;(3)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关系的研究较多地采用定性分析或者静态的定量分析,没有体现港口与腹地经济动态协同的演变过程。因此,本文选取长江上游第一大港泸州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其经济腹地,并研究其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对内河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泸州港与腹地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利用断裂点法、Voronoi图理论以及叠加理论确定了泸州港经济腹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并结合相关理论定性地将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发展关系划分成三个阶段,即初始联系阶段、临港工业发展阶段、多元化经济聚焦阶段;应用SPSS、EVIEWS等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软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泸州港与腹地经济指标之间的静态量化关系;提出了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机制——“车轮协同”模型,并运用协同度理论对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泸州港的核心腹地为泸州市,直接腹地为四川省的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阿坝州、甘孜州,云南昭通以及贵州毕节、遵义等区域,间接腹地包括川滇黔渝等省市;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存在高相关性;泸州港集装箱业务对腹地经济贡献远大于普通货运,集装箱吞吐量与腹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关联度最大,而货运吞吐总量则与核心腹地的第二产业发展关联度最大、直接腹地的第一产业发展关联度最大;泸州港与腹地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初始联系阶段、临港工业发展阶段,现已发展到多元化经济聚集阶段;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逐年升高,并于2014年达到了极度协同阶段。本文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辅以定性分析,最终提出了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建议:第一,泸州港与泸州市空间互动,港城协同;第二,泸州港与核心腹地、直接腹地已经极度协同,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遵循“发展成都、强化川南、拓展滇黔”的腹地拓展方向;第三,明确港口功能拓展主要方向为:“突破现代物流、振兴临港工业、提升航运服务”;第四,顺应市场规律,合理确定和调整货类结构。
【关键词】:港口 腹地经济 腹地划分 相关性 协同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52.7;F1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背景和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8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4-16
- 1.2.3 文献综述评述16-18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8-19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3.3 技术路线19
- 1.4 本文创新点19-21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港口腹地界定方法概述21-31
- 2.1 港口基础理论21-25
- 2.1.1 港口腹地理论21-23
- 2.1.2 协同发展理论23-24
- 2.1.3 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理论24-25
- 2.2 港口腹地界定方法25-29
- 2.2.1 港口腹地界定的方法总结25-26
- 2.2.2 “B-V-S”理论模型26-29
- 2.3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泸州港发展现状及其腹地界定研究31-49
- 3.1 泸州港发展情况31-37
- 3.1.1 发展现状31-33
- 3.1.2 发展总体评价33-37
- 3.2 泸州港经济腹地的界定37-48
- 3.2.1 指标选择与数据搜集38-39
- 3.2.2 “B-V-S理论”应用39-43
- 3.2.3 港口腹地划分结果及分析43-48
- 3.3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发展关系及相关性研究49-61
- 4.1 泸州港各阶段与腹地经济发展的关系49-51
- 4.1.1 第一阶段:初始联系阶段49
- 4.1.2 第二阶段:临港工业发展阶段49-50
- 4.1.3 第三阶段:多元化经济聚集阶段50-51
- 4.2 泸州港与腹地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51-54
- 4.3 泸州港与腹地经济指标回归分析54-59
- 4.3.1 泸州港与核心腹地经济指标回归分析55-57
- 4.3.2 泸州港与直接腹地经济指标回归分析57-59
- 4.4 本章小结59-61
- 第五章 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及实证分析61-81
- 5.1 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分析61-63
- 5.1.1 腹地经济发展对港口发展的作用机制61
- 5.1.2 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61-62
- 5.1.3 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机制62-63
- 5.2 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模型构建63-67
- 5.2.1 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63-64
- 5.2.2 协同评价模型的构建64-67
- 5.3 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实证分析67-79
- 5.3.1 各序参量指标的有序度68
- 5.3.2 协同性计算结果及分析68-79
- 5.4 本章小结79-81
- 第六章 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建议81-87
- 6.1 港城空间互动81-82
- 6.2 拓展经济腹地82-83
- 6.3 完善港口功能83-84
- 6.4 优化货类结构84-87
-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87-89
- 7.1 结论87
- 7.2 展望87-89
- 致谢89-91
- 参考文献91-95
- 附录95-10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泸州港建设带来区域腾飞机遇[J];红旗文稿;2009年06期
2 ;全国人大代表、泸州市委书记朱以庄要求:加快泸州港建设 推动经济发展[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9年04期
3 赵成文;王利;钟正国;;泸州港错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李元一,廖廷远;喜看今日泸州港[J];中国港口;1994年01期
5 朱国政;泸州港数九寒天春意浓[J];水路运输文摘;2004年Z1期
6 ;建设中的四川第一港一泸州港[J];中国西部;1997年05期
7 ;四川打造泸州港意欲分羹重庆港物流[J];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10期
8 蔡哲;;加快泸州港建设 跻身西部大开发前沿——泸州航务管理局副局长张银才访谈录[J];中国港口;2007年11期
9 施树荫;谷治;;打造长江上游集装箱运输大港——访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总经理徐卫平[J];中国港口;2010年08期
10 邓玲;;充分发挥泸州港先行优势积极推进泸宜乐港口群建设[J];泸州科技;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松柏 记者 简放鹏;泸州港多用途码头将再次扩能[N];泸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春文;泸州港跻身“100万标箱”俱乐部[N];泸州日报;2012年
3 记者 李梦媛 孔芒;成都造汽车 从泸州港首航欧洲和中东[N];四川日报;2013年
4 策划 范英 胡敏 撰文 本报记者 梁现瑞;泸州港 通天下[N];四川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董世梅 李梦媛 梁现瑞;泸州港:忙得不像是过节[N];四川日报;2013年
6 通讯员 伍中南;泸州港将成西南地区重要口岸[N];中国水运报;2006年
7 李春文;整合资源 实现泸州港新发展[N];泸州日报;2008年
8 李瑞莉邋实习生 周莉;修编泸州港总体规划[N];泸州日报;2008年
9 杨旭东邋记者 袁小玉 范妤;泸州港将实现“铁”“水”联运[N];泸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何旭;泸州港是四川向南发展的重要桥头堡枢纽[N];泸州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佳;泸州港与宜宾港的竞合发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2 范文强;泸州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43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04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