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上市公司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本文关键词:我国港口上市公司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摘要】:采用链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05—2014年我国17家港口上市公司的总体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将港口公司的赢利过程拆解为运营和资本运作两个阶段,并分别测算这两个阶段的效率值,发现我国港口效率的提升主要来自规模效率的增加,公司运营和资金运作两个阶段中前者的效率较高,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对港口公司效率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区位优势对港口效率的推动作用最大,腹地经济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人才和信息化水平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港口效率的提升。港口企业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要实行集约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纯技术效率;在继续保持运营阶段高效率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拓宽融资渠道;要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制定合理的股票发行数量,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提高企业效率。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港口上市公司 效率 链式网络 数据包络分析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13&ZD157)
【分类号】:F55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港口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发展成就巨大,从2003年开始我国港口连续11年吞吐量位居世界首位,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的吞吐量更是高达112亿吨,同比增长4.8%。与此同时,我国港口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雄;港口实行“三个分开”刻不容缓[J];中国港口;2000年09期
2 罗诗刚;长江港口脱困及对策探讨[J];水运管理;2000年10期
3 罗诗刚;对长江港口脱困的对策思考[J];综合运输;2000年07期
4 罗诗刚;长江港口脱困对策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00年05期
5 杨华雄;港口政企分开三种模式[J];中国港口;2002年09期
6 陆瑞峰;港口实现快速发展目标的路径选择[J];水运管理;2002年05期
7 钱网小;加快港口发展 推动泰州沿江开发[J];江苏交通;2003年04期
8 宋友新;以“经营港口”理念建设港口[J];交通企业管理;2003年10期
9 杨练军;浅析广洲地区港口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09期
10 吴颖高;传统港口类企业整合与重组——港口资源整合与重组系列文章之一[J];中国港口;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论港口战略联盟的建立[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萍;杨勇;;港口经济系统演化及其机制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冯济明;;应重视长三角港口群中江、浙两省港口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港口航运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王列辉;;交通网络建设与港口发展[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佰凤;韦海瑜;;充分发挥中小港口作用促进防城港市商贸物流大发展[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彭海斌;;强化法治意识 振兴瑞安港口经济[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议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2年
7 周友丰;屠红珍;;明确港口发展方向推动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A];创新驱动与海洋经济——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港口分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8 张yN;;北部湾港口资源整合的思考[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9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封学军;祁晓东;;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机理研究——以福建省为案例[A];中国航海学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 许培星;坚持科技兴港主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港口[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余峰;福建港口 海西建设基本保障[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广东省港口管理条例[N];南方日报;2007年
4 本报实习生 莫崇毅邋本报记者 吴剑飞 王晓映;“港口热”须高规划严统筹[N];新华日报;2007年
5 王雄海;《福建省港口条例》3月1日起实施为海西港口物流发展注入新动力[N];福建日报;2008年
6 记者 谢宗惠邋周国东;加大港口间资源整合 提高我国港口竞争实力[N];中国水运报;2008年
7 华晔;发挥港口资源辐射带动效应 培植经济发展区域增长优势[N];江阴日报;2008年
8 ;市口岸办、港口局:亿吨目标启动“破冰”引擎[N];江阴日报;2009年
9 朱怡洁 朱贻军;市口岸办、港口局:“四抢四优”助推亿吨大港建设[N];江阴日报;2009年
10 ;安徽省港口条例[N];安徽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晨涛;港口调度现代信息网络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尤德义;辽宁港口资源整合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关世君;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4 邢帅;天津港的区域经济贡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鞠宏志;辽宁省港口物流园区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6 张新洁;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港口资源整合效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朱娜;我国港口上市公司经营竞争能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刘芳;基于云模型的生态港口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9 刘向平;环渤海地区港口联动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10 徐风光;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80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08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