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技术经济评价与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5:00
本文关键词:山地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技术经济评价与选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轨道交通制式 技术经济评价 熵权法 综合评价法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公众“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已经被各国所关注,而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其低能耗、低污染、运能大、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快速建设发展。在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如何在较短时间内用适当的资金,建成适合的轨道交通型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大部分都依靠着国家的财政补贴,盲目地进行轨道交通建设不仅给国家的财政增添了负担,也会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所以不同的城市应根据其自身特征情况因地制宜来进行轨道交通制式的选择。本文以山地中心城市为背景,对其轨道交通制式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以便为其轨道交通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各种理论资料的分析与实际情况的综合,先将轨道交通制式和山地中心城市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山地中心城市出行需求特点,然后根据技术经济评价理论和价值工程理论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对山地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制式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评价模型先采用了轨道交通制式初选理论,对方案进行初选,然后根据轨道交通的特点,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AHP法和熵权法,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赋值,最后运用价值工程中的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法对方案进行了评价。本文最后以典型的山地中心城市——重庆市为例,选定1号线和2号线为例,将实际数据带入综合评价模型中,进行模型求解,得出了1号线适合地铁系统,2号线适合跨座式单轨系统,这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此结论对其他山地中心城市轨道线路的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轨道交通制式 技术经济评价 熵权法 综合评价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239.5;F5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3
- 1.1.1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10-11
- 1.1.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11-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研究现状14-16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17-19
- 1.4.1 研究内容17
- 1.4.2 研究思路17-19
- 第二章 轨道交通制式的分类与特点19-28
- 2.1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基本类型和特点19-26
- 2.1.1 地下铁道19-20
- 2.1.2 轻轨交通系统20-21
- 2.1.3 单轨交通系统21-22
- 2.1.4 有轨电车22-23
- 2.1.5 市域快速轨道系统23-24
- 2.1.6 磁悬浮系统24-25
- 2.1.7 自动导向交通系统25-26
- 2.2 其他分类26-27
- 2.2.1 按运输能力分类26
- 2.2.2 按服务区域分类26-27
- 2.3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山地中心城市的特点和出行需求与特征分析28-43
- 3.1 山地中心城市的概念28-32
- 3.1.1 山地与山地城市28-30
- 3.1.2 山地中心城市概念30-32
- 3.2 我国山地中心城市的主要特点32-33
- 3.3 山地中心城市交通出行需求分析33-42
- 3.3.1 山地中心城市交通出行需求的特征分析33-37
- 3.3.2 山地中心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分析37-38
- 3.3.3 轨道交通出行需求预测模型38-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轨道交通制式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43-57
- 4.1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43-44
- 4.1.1 技术经济评价的概念、特征与程序43-44
- 4.1.2 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44
- 4.2 价值工程理论44-46
- 4.2.1 价值工程基本要素44-45
- 4.2.2 价值工程法对方案的综合选择方法45-46
- 4.3 轨道交通制式的技术经济评价与选择步骤46-56
- 4.3.1 明确评价目标46
- 4.3.2 提出方案,进行方案初选46-49
- 4.3.3 建立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49-54
- 4.3.4 综合评价54-55
- 4.3.5 得出评价结果并对其进行完善55-56
- 4.4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山地中心城市的轨道交通制式的技术经济评价与选择57-71
- 5.1 出行需求分析,规划线路走向57-58
- 5.2 选定和分析待评价线路58-59
- 5.3 方案初选59-60
- 5.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60-66
- 5.4.1 指标分类60-61
- 5.4.2 指标权重赋值61-66
- 5.5 各方案数据无量纲化处理66-67
- 5.6 计算技术性系数FI和经济评价系数CI67
- 5.7 计算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系数,选择最优方案67-68
- 5.8 小结68-71
- 第六章 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71-90
- 6.1 重庆市主城概况71-73
- 6.1.1 重庆市主城基础概况71-72
- 6.1.2 重庆市轨道交通概况72-73
- 6.2 重庆市轨道交通制式技术经济评价73-89
- 6.2.1 出行需求分析,规划线路走向74-77
- 6.2.2 选定和分析待评价线路77-79
- 6.2.3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制式技术经济评价与选择研究79-84
- 6.2.4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制式技术经济评价与选择研究84-88
- 6.2.5 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88-89
- 6.3 结论89-90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90-92
- 7.1 主要研究结论90
-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90-91
- 7.3 展望91-92
- 致谢92-93
- 参考文献93-95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冠军;;浅谈重庆市轨道交通后续建设线路的制式选择[J];都市快轨交通;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083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08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