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机场劳务派遣制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XX机场劳务派遣制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做好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用工形式多样,劳务派遣制员工作为用工体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管理层,针对普通员工特别是特殊群体的的激励政策则研究不足。而对于机场企业来说由于其基础服务性岗位居多,劳务派遣制员工用工成本低廉,就使的这类人员在企业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所以,如果不重视该类员工的激励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就会导致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影响机场整体服务水平和航空安全。本文以XX机场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对XX机场劳务派遣制员工的访谈和调查,了解其激励现状,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对机场激励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机场具体情况提出优化改善措施。全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内容以及相关理论概念等。第二部分是企业激励现状,主要对机场公司背景以及劳务派遣制员工的激励现状进行了描述。第三部分是调查分析,对劳务派遣制员工进行调查,分析员工对激励现状的满意度和对激励的需求强度,总结出激励问题。第四部分是激励改进建议,通过应用相关的激励理论提出相关的改进与建议。第五部分是激励实施的保障措施,为建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第六部分为总结,总结全文内容及观点,为本企业以及类似企业的劳务派遣制员工的激励管理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92;F56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鲜华,李伟;论我国机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詹世民;借鉴国外机场管理经验 推进我国机场改革[J];中国民用航空;2002年09期
3 陈竞,杨翎;机场的制度安排[J];中国民用航空;2002年09期
4 王志清,宁宣熙;中美机场管理模式比较[J];中国民用航空;2003年01期
5 李丹;法兰克福机场新闻宣传工作印象[J];中国民用航空;2004年07期
6 王志清;宁宣熙;;我国机场发展中应解决的若干问题[J];综合运输;2006年02期
7 林华;;机场高物价盼“迫降”[J];上海经济;2007年10期
8 诸葛晓岚;化石;;机场中的雪与饭馆里的苍蝇[J];中外管理;2009年12期
9 任新惠;唐少勇;苏欣;;基于管理型机场的机场非航业务发展路径[J];综合运输;2013年11期
10 蒋林波;机场迟迟难进私有化的领地[J];国际航空;199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佳;;世界机场竞争因素分析[A];上海空港(第13辑)[C];2011年
2 刘晏滔;;对长三角区域多机场竞争现状的一些思考[A];上海空港(第9辑)[C];2009年
3 赵海波;;机场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A];上海空港(第8辑)[C];2008年
4 ;机场如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A];上海空港(第13辑)[C];2011年
5 付聪;;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下我国机场管理模式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杨居川;;浅谈如何将精益运营理念导入机场管理领域[A];上海空港(第15辑)[C];2012年
7 黄雅芬;;美国交通安全局将批准一项机场员工安检新技术[A];上海空港(第9辑)[C];2009年
8 吴念祖;谢天放;徐强;李德润;赵晓光;张光辉;顾功耘;孙晓梅;顾长浩;江子浩;吴坚勇;顾海祥;赵海波;李剑;马贝艺;华志毅;陆迅;张炎;马洁华;刘磊;;机场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务——以上海机场特许经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A];2007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7年
9 董莉莉;曾小舟;;论我国机场非航空业务市场拓展[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刘伟;朱衍波;张军;林熙;;高级机场场面监控系统[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元;从爱丽斯泉机场看澳大利亚机场管理模式改革[N];中国民航报;2005年
2 宋玉岐 (作者系辽宁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总经理);深化机场改革的现状与建议[N];中国民航报;2007年
3 见习记者 赵亮 记者 张楠;市领导会见省机场管理公司领导[N];齐齐哈尔日报;2010年
4 记者 胡海波;民航第一期中青年机场管理干部研修班开班[N];中国民航报;2011年
5 记者 曾晓新;第四届中国机场商业峰会召开[N];中国民航报;2012年
6 记者 杨秀勇;月照机场完成投资10亿余元[N];六盘水日报;2013年
7 辽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沈阳桃仙机场股份公司党委书记 王维华;围绕中心创新党建 为机场管理转型保驾护航[N];中国民航报;2013年
8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徐洪波;依托战略引领提升机场竞争力[N];中国民航报;2014年
9 尔东;机场服务质量源于管理的智慧[N];中国民航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严文;机场环评别忘“鸟事”[N];中国环境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培坤;民用机场体制的国际比较及我国机场体制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余英;网络型产业的政府管制:机场管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陈雪;机场企业核心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吴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机场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史普润;基于平台经济的机场定价机理研究及管理启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6 陆迅;机场旅客与行李流程的规划和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张晨;基于后效晚点时间的机场近机位容量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顾承东;大型国际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陈欣;机场空侧容量评估与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刚;哈尔滨机场信息化管理案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周广军;基于C~3I系统理论的机场运行效能评估[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3 王翊菲;基于FUZZY FMECA的机场场面系统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4 刘源;机场非航全性业务经营策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熊瑜;机场危机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南宁;中小型机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7 王岩华;繁忙机场机位分配的混合集合规划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李茹;复杂机场航空器场面运行安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9 程炼;深圳机场贵宾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阎燕;山东机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55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15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