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关天经济区交通可达性对人口时空变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9 10:45

  本文关键词:关天经济区交通可达性对人口时空变化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可达性 人口分布 人口变化 关天经济区


【摘要】:我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的发展引起流动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进城务工。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影响着常住人口和就业人口的分布和变化。关天经济区作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较多的流动人口来此就业。探究交通对常住人口和不同行业就业人口时空变化的影响,对于制定科学的交通规划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0年陆路交通网络数据,借助ArcGIS软件,分析关天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以及常住人口、就业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接着定量分析交通可达性格局及演化与常住人口、就业人口分布和变化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混合OLS模型分析交通可达性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运用GAM模型分析交通可达性及变化对常住人口和就业人口变化影响。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关天经济区公路可达性形成了沿交通干线向外围逐渐变差的轴线分布特点,公路相对可达性形成了以“西咸”为核心向外逐渐变差的中心—外围圈层结构特点。铁路可达性和铁路相对可达性形成了沿铁路干线向两侧延伸逐渐变差的特点。公路、铁路交通可达性水平整体提升,地区间差异减小,均表现出原可达性较差地区提升快的特点,公路、铁路相对可达性水平有向均质化发展的特点。(2)常住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农业就业人口分布比较均匀,渭南、商洛的规模较大;工业就业人口分布以西安、宝鸡为核心,建筑业就业人口分布呈带状分布在关中地区,三种服务业就业人口分布呈现以西安为核心分布的特点。不同行业就业人口空间分布均具有较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常住人口规模增速快,以向西安集聚最为突出,边缘县城常住人口减少。农业就业人口大面积减少占到80%;工业就业人口出现由市区向外扩散的特点,以西安市和宝鸡市最典型;建筑业就业人口以边缘区县的增速加快;服务业就业人口表现为向各市市区集聚特点,特别是以向西安市区集聚最突出。(3)常住人口趋于分布在公路、铁路相对可达性较好的地区,且受公路的影响大于铁路。公路、铁路相对可达性较好地区均会促进常住人口聚集,使常住人口增长,但与铁路关系较为薄弱。交通可达性的变化对常住人口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4)公路和铁路相对可达性对农业、建筑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就业人口的分布产生显著正影响,且公路的影响大于铁路;公路和铁路相对可达性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口分布为显著正影响,影响作用相差不大;工业、公共性服务业就业人口分布仅受到公路相对可达性的显著正影响。公路、铁路相对可达性较好地区均会促进农业就业人口的减少;公路相对可达性较好会促进工业就业人口扩散和服务业就业人口的集聚,且对服务业就业人口集聚的影响具有边际效应,大城市郊区公路相对可达性对服务业就业人口聚集影响最大,对市中心处服务业就业人口聚集影响变弱,铁路相对可达性影响不显著。铁路相对可达性的提升会促进农业就业人口的扩散和工业就业人口的聚集,公路相对可达性的提升会促进建筑业就业人口的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12.7;C92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瑞华;石英;;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市城乡人口分布变动及其趋势预测[J];西北人口;2015年04期

2 张耀军;岑俏;;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14年05期

3 李祥妹;刘亚洲;曹丽萍;;高速铁路建设对人口流动空间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4 牟宇峰;;长三角核心区就业人口格局演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1期

5 康江峰;;“关天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缺陷及其功能优化[J];理论导刊;2014年01期

6 薛东前;段志勇;贺伟光;;关中城市群工业分工协调及密集带规划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3年06期

7 刘志文;;西咸一体化过程中咸阳产业布局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6期

8 任志远;李冬玉;刘焱序;;陕西省人口资源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9 马红旗;陈仲常;;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人口研究;2012年06期

10 李涛;曹小曙;黄晓燕;;珠江三角洲交通通达性空间格局与人口变化关系[J];地理研究;2012年09期



本文编号:1161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161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e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