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21:01

  本文关键词: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结构 PM. 空间溢出效应 交通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对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展开分析。实证显示,雾霾污染区域特征明显,主导东、中、西部地区污染的因素各不相同。对中、西部而言,能源结构是关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造业集聚逐渐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损人利己"效应;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通过国际间横向对比发现凡是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国家,都同样存在雾霾污染严重的问题;三是产能过剩加剧了污染。对于东部而言,交通拥堵以及来自邻近地区的影响是其高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污染的治理需要联防联控,而在东部地区,打破省域行政界限实现市级层面的联合防控则更为有效。短期看,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劣质能源的使用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制定符合城市发展的中长期布局规划至关重要;而长期看,发展清洁能源相关技术则更具战略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模拟研究”(JJ06-2015-SCX-00116);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战略研究”(13&ZD168)
【分类号】:X51;F121.3;F5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近年来,大范围的雾霾多次笼罩我国中东部地区,几乎涵盖了所有发达经济区,并且正呈持续扩张态势。污染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影响,其经济成本也正逐年攀升,目前已以万亿计。1对于我国雾霾污染的成因,学者们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成分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安;耿恩泽;;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国城市PM_(2.5)区域划分[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S1期

2 胡鞍钢;郑云峰;高宇宁;;中国高耗能行业真实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5—2010)——基于投入产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05期

3 程念亮;李云婷;孟凡;程兵芬;;我国PM_(2.5)污染现状及来源解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5期

4 马丽梅;张晓;;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4期

5 刘佳骏;李雪慧;史丹;;中国碳排放重心转移与驱动因素分析[J];财贸经济;2013年12期

6 吴开亚;何彩虹;王桂新;张浩;;上海市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测算与分解分析[J];经济地理;2012年11期

7 李虹;亚琨;;我国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8 黄亮雄;王鹤;宋凌云;;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绿色的吗?[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9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10 陈耀;陈钰;;我国工业布局调整与产业转移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军;窦超;;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及产能过剩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2017年02期

2 曹甲威;赵翠薇;;基于LMDI模型的贵阳市交通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科学;2017年01期

3 刘修岩;董会敏;;出口贸易加重还是缓解中国的空气污染——基于PM2.5和SO_2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17年01期

4 杨冕;王银;;长江经济带PM_(2.5)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1期

5 刘航;孙早;;有偏技术进步与工业产能过剩——基于开放格局的供给侧改革[J];经济学家;2017年01期

6 马轶群;;技术进步、政府干预与制造业产能过剩[J];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01期

7 王勤鹏;王东辉;向家涛;黄远峰;朱天鹏;;一种新型空气动力自行车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6年24期

8 李云燕;殷晨曦;;京津冀雾霾影响因素的三维分析与对策探讨[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6年06期

9 高湘昀;安海忠;郝晓晴;;京津冀能源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动态效应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6年06期

10 张伟;朱启贵;高辉;;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J];经济研究;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蕊珠;陈焕盛;葛宝珠;姚石泉;王哲;杨文夷;陈学舜;朱莉莉;黄思;王自发;;京津冀重霾期间PM_(2.5)来源数值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2 蒋永成;赵天良;王宏;王琼;常炉予;谭成好;;福州市PM_(2.5)污染过程中大气边界层和区域传输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2期

3 张晓勇;王仲君;;城市PM_(2.5)扩散网络模型的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4年06期

4 成亚利;王波;;上海市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估[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4年10期

5 景维民;张璐;;环境管制、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6 王慧慧;吴开亚;;长三角地区秸秆焚烧PM_(2.5)排放量估算与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9期

7 徐伟嘉;何芳芳;李红霞;钟流举;;珠三角区域PM_(2.5)时空变异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4年09期

8 薛文博;付飞;王金南;唐贵谦;雷宇;杨金田;王跃思;;中国PM_(2.5)跨区域传输特征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6期

9 吕炜;李金凤;王雪松;张远航;;长距离污染传输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10 程念亮;李云婷;孟凡;程兵芬;;我国PM_(2.5)污染现状及来源解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专家预测下世纪初我国能源结构[J];海南矿冶;1999年01期

2 赵俊涛;;优化能源结构 建设美丽贵州 天然气入黔[J];当代贵州;2013年36期

3 韩景城;能源结构优化是最根本的改革[J];化工科技市场;2002年02期

4 徐惠,翟钧,刘振全,张建强;能源结构改变对兰州大气环境的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1期

5 吴文;北京市将调整能源结构[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3年04期

6 张玉卓;发展煤制油优化能源结构[J];中国石油企业;2005年07期

7 吕玉庭,王劲草;能源结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措施[J];选煤技术;2005年02期

8 朱成章;;从美国的预测看中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效水平[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9 ;专家表示中国发展核电有益优化能源结构[J];环境;2007年10期

10 程龙飞;;调整城市能源结构 改善区域空气质量[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其朝;;从能源发展演变看调整能源结构的必要[A];福建省能源研究会、福建省资源利用协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祁斌;于周锁;;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3 杨宏青;;积极开发风能资源,丰富我省能源结构[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王平;刘致秀;朱帮助;;能源结构优化对广东省碳强度目标实现的贡献评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5 刘清志;朱辉;;低碳经济下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檀翠玲;王兴;刘晗;郭敏;邢美楠;张圆;;基于低碳视角的天津市能源结构系统动力学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7 钟文琪;顾利锋;陈雨亭;;从我国能源结构看“西气东输”工程[A];江苏省天然气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8 杨宏青;;积极开发风能资源,丰富湖北省能源结构[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希平;;天然气的化工利用[A];浙江省化工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暨第二届省(市)际化学化工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罗玉飞;;煤矿企业路在何方[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谭树森;戈尔呼吁美国转变能源结构[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2010年马来西亚预计需求煤炭1900万公吨[N];中国冶金报;2004年

3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 韩文科;改革:将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提上日程[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钟银燕;“城市能源结构改变要尽快”[N];中国能源报;2013年

5 记者 夏丹;我省能源结构持续优化[N];浙江日报;2014年

6 齐慧;能源结构出现积极变化[N];经济日报;2014年

7 省政协委员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 李达忠;优化能源结构 高效发展绿色经济[N];四川政协报;2014年

8 耿玉和 张晓辉;大力发展核电 调整能源结构[N];华东电力报;2007年

9 记者 朱薇;调整能源结构 加快能源发展[N];红河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程新民;改变上海能源结构指日可待[N];联合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霍宗杰;能源结构与粗放型经济增长[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涛;我国能源消费预测与碳强度约束下的能源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超;低碳能源及其用于改善电网能源结构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许一帆;浙江省能源结构转型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与对策建议[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3 王建龙;江南水乡典型农村住宅能耗及能源结构优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王顺;低碳目标约束下江苏省能源结构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单嘉琦;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陕西省能源结构优化政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6 牛r,

本文编号:1172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172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