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上海港和釜山港的港口竞争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02:06

  本文关键词: 港口竞争力 上海港 釜山港 出处:《复旦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上海港和釜山港的港口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并由一个问题引出:“在日趋激烈的东亚竞争中,上海港通过保证集装箱产量来保持竞争力和釜山港通过大量向中国港口的交易来保持其地位的不同之处在哪?”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找出影响两个港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所得结果给出实际的建议。 本文根据已有的文献和官方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来讲,包含了2002-2011年的数据,这有助于理解在发展计划中的历年变化和其在集装箱产量上的排名变化。由此得出影响上海港发展的三个主要变化因素是不断增长的集装箱数量,不断提高的港口拥挤程度和对内地交通业发展的巨大需求。相比而言,釜山港经历了集装箱作业站数量的持续增加,集装箱数量的停滞不前和港口服务和成本的不断完善。最后得出结论,现阶段提高两个港口的作业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ort competitiveness of Shanghai Port and Busan Port, and draws a conclusion from a question: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East Asia,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hanghai Port and Busan Port in maintaining its position by guaranteeing container output and Busan Port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with Chinese ports? Therefo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out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wo ports, and give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vailable literature and official data. Specifically, it contains data from 2002 to 2011. This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plan and the change in its ranking in terms of container output. Thus, the thre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nghai Port are the growing number of containers. The increasing congestion of the port and the huge dem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l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contrast, the Busan port has experienced a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ntainer operation stations. At last, it is conclud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two ports at this stage.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友家,奚祥英;上海港与周边港口竞争力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水运;1998年07期

2 刘芭;;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港口竞争力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1期

3 ;争议,缘于“港口竞争力排行榜”[J];珠江水运;2006年12期

4 马永刚;;基于FCE-AHP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J];经济管理;2007年22期

5 赫连志巍;毕兰;;论如何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8年08期

6 肖钟熙;;港口竞争力“排行榜”之我见[J];中国港口;2007年05期

7 杨燕;;基于AHP的南通港港口竞争力浅析[J];中国港口;2010年02期

8 刘旭;;环渤海三大港口竞争力探析[J];中国储运;2007年04期

9 纪永波;苏萍;韩京伟;;模糊优选模型在集装箱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水运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10 周乐萍;狄乾斌;;环渤海地区青岛港港口竞争力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佘晖;;上海港引航管理信息系统[A];中国航海学会1993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3年

2 洪振权;;立足上海港 整治长江口[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3 宋炳良;;论上海釜山对国际中转集装箱的竞争[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4 宋炳良;;论上海釜山对国际中转集装箱的竞争[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瞿春;;上海港外贸包装危险货物的监装[A];危险货物运输技术与管理——中国航海学会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1年

6 ;清除浦江火患刻不容缓[A];中国航海学会救捞专业委员会99年优秀论文选[C];1999年

7 谢国梁;项顺弟;;上海港VHF频道整顿迫在眉睫[A];中国航海学会1994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4年

8 王列辉;;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丁兆刚;;上海港“三自操作”安全体会[A];2009航海技术实践研究论文集[C];2009年

10 肖钟熙;;开辟上海深水外港在我国沿海建设集装箱枢纽港[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虎;上海港稳居世界第一大货港[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王志彦;上海港将领军现代港口物流业[N];现代物流报;2007年

3 赵虎;上海港口正重新审视发展定位[N];中国水运报;2008年

4 周健;苏皖浙封路集卡退滞 上海港班轮甩箱启程[N];中国水运报;2008年

5 ;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钢材吞吐量曾降至零预计今年形势更严峻[N];现代物流报;2009年

6 经晓萃;上海港机在市场疑云中完成重组[N];中国工业报;2003年

7 驻沪记者 赵虎邋通讯员 王晶;上海港引航站引航船舶6万艘[N];中国水运报;2008年

8 崔威;大丰港:托起中部沿海大港梦[N];连云港日报;2008年

9 孟斯硕;崛起东亚 借势中国经济腾飞[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10 驻沪记者 赵虎 通讯员 邢大丰;上海海事为船员提供义务技能培训[N];中国水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岗;现代港口竞争力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武强;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3 郑辉;我国港口竞争力及其演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姜泰元;信息技术、供应链协调、供应链整合与港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王列辉;区位优势与自我增强[D];复旦大学;2007年

6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D];复旦大学;2006年

7 吕梁;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陈飞儿;轴辐式网络系统中集装箱船的技术经济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吉阿兵;集装箱港口的竞争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谢凌峰;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珠江三角洲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周浩;上海港和釜山港的港口竞争力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吕晓燕;上海港与釜山港竞争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胡涛;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4 杨泽芳;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港口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姚荣芬;上海港集装箱码头集疏运工程设计与建立[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邹毅;重庆港与上海港物流联动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史晓平;对上海港发展游艇的安全保障对策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8 战薇;上海港国际型港口归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毛箫亭;上海港跨区域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10 阎媛;港口结构要素的反馈作用机制与综合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36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536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