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下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演变态势研究
本文选题:海峡西岸经济区 切入点:交通可达性 出处:《人文地理》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是完善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板块,而综合交通可达性则是衡量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区内外经济社会联系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区内部平均交通时距以及区内外综合可达性指标,借助Arc GIS等有关分析工具,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在2001年、2006年、2011年不同时间断面上的地域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规划实施以来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演变特征与演进态势,并对未来海西经济区综合交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Straits" is an important plate for perfecting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pattern. The comprehensive traffic acces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nections within and outside the region. With the help of Arc GIS and other relevant analysis t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region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grated traffic system of the West Coast Economic Zone in 2001, 2006 and 2011 at different time section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situation of regional integrated traffic system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plan of "the West side of the Strait Economic Zon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comprehensive traffic development of the Hercynian Economic Zone.
【作者单位】: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厦门大学海峡两岸城市规划研究所;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20844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58) 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720140519)
【分类号】:F127;F5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宝强;陈腾;尹海伟;张博;;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结构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2 李平华,陆玉麒;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3 刘承良;丁明军;张贞冰;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际联系通达性的测度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4 王晓文;王强;伍世代;李婷婷;徐玲琳;罗玮祥;;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5 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6 张莉;陆玉麒;;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7 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8期
8 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曾菊新;;武汉都市圈路网空间通达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12期
9 曹小曙,阎小培;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10 王唯山;;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下的“厦门—金门”互动发展研究[J];规划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双燕;钟业喜;;基于GIS的城市公园可达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2 贺晓辉;安慧君;于靖裔;翟守敬;柳振龙;;城市绿地景观可达性分析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3 曹言红;郁玉兵;;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王英杰;魏庆朝;杨勉;;基于分形理论的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可达性等级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钟业喜;蒋梅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可达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钟业喜;刘影;赖格英;;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钟业喜;余双燕;;南昌市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冉令辉;程承旗;喻新;;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小区交通可达性评价——以厦门市为例[J];测绘科学;2009年05期
9 王伟娜;葛莹;;基于决策树方法的区域可达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10 李德一;张树文;;基于千米格网的区域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J];测绘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哲;陈锦富;;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布局模式探讨——基于中东部比较分析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宏磊;张捷;曹靖;史春云;刘传华;田谆君;王岚;;基于通达度和资源的江苏省旅游发展潜力研究[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金凤君;王姣娥;;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区位[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4 唐元天;郭建英;;铁路通信网络终端可靠性计算[A];2006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颜飞;王建伟;赵雪峰;;城市空间扩张和区域时空收敛的动力机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6 姚士谋;李广宇;燕月;陈爽;陈振光;;我国特大城市协调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顾乾鹏;尹海伟;;无锡市中心城街道公园可达性与满意度分析[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哲;陈锦富;;中部地区城镇化空间布局模式探讨——基于中、东部地区比较分析视角[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谭伟;刘博敏;;城市道路交叉口地区公共空间活力研究——以南京珠江路与太平北路交叉口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川;李寿涛;;福建省域空间结构优化机制及其实现[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凤花;区域物流场的场效应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梁红梅;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D];浙江大学;2011年
4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阳;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明;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薛静;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祝玲丽;公路交通对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的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明达;城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忠;海峡西岸经济区背景下福建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瑞璇;公路交通运输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志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背景下咸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朱玲玲;商丘市区绿色开放空间主客观认知及其优化[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郑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辽宁省城市竞争力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晓莹,柯长青;南京城市圈随机聚集的分形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陈雯;王远飞;;城市公园区位分配公平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刘卫果,王苏男;客运交通方式与体系的关系及其发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4 过秀成,吕慎;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空间布局[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1期
5 楼洪豪;;大都市连绵区边缘带与核心区的空间关联度研究——以金华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6 孟晓晨;吴静;沈凡卜;;职住平衡的研究回顾及观点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7 赵燕菁;探索新的范型:概念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2001年03期
8 赵燕菁;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经营[J];城市规划;2002年11期
9 周一星;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10 陆化普;张永波;刘庆楠;;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J];城市交通;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敏弦;海峡西岸主体城市群空间布局与功能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隆;包安明;陈曦;张小雷;张进英;;新疆交通可达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4期
2 陈松林;陈进栋;韦素琼;;福建省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及其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J];地理科学;2012年07期
3 程钰;刘雷;任建兰;来逢波;;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2013年09期
4 程钰;刘雷;任建兰;来逢波;;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3期
5 吴威;曹有挥;梁双波;;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演化[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6 陈刚;黄翔;刘大均;陆志鑫;;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及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析[J];旅游论坛;2012年06期
7 胡浩;;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交通可达的集聚效应分析[J];人文地理;2013年05期
8 李军;曾鹦;李妍峰;;基于汶川地震的震后交通受损评估研究[J];管理评论;2008年12期
9 周志红;;公园免费开放后怎么办[J];旅游时代;2009年05期
10 周岩;;交通可达性视角下的城市影院空间布局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J];电影艺术;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志学;李同升;;基于GIS的县级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曹小曙;杨春霞;;中国口岸边境城市陆路交通可达性[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超;北京市城市交通可达性与空间结构的协调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2 史荣;老龄化背景下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交通可达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3 孙鼎新;高铁对京津冀旅游交通可达性及旅游经济联系影响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4 许可双;交通可达性视角下山东省区域空间重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唐名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多种出行目的的城市交通可达性分析评价方法与技术[D];重庆大学;2005年
6 张玺;基于出行方式的城市交通可达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雪梅;基于GIS的公共交通可达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15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61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