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时消费者的损失及服务补救体系评价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s, 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losses caused by consumers when flight delays occur, and holds that the losses of consumers in the event of flight delays are composed of utilitarian loss and symbolic los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nsumer utilitarian loss caused by flight delay is also given.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quality of flight delay service remediation in China by using questionnaire and SERVQUAL model.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flight dela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ervice remediation system of airlines when flight delay occurs.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我国航班延误的决定因素及治理补救机制研究”(11YJA790783)
【分类号】:F5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谭刚;王毅;熊卫;;基于顾客知识的服务失误归因模型研究:以航空服务业为例[J];经济管理;2006年08期
2 王如意;鲁直;;再多一次接触:顾客反馈机制对服务失败后顾客评价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0年07期
3 王红;刘金兰;曹卫东;郇秀霞;;航空公司航班延误预警管理模型与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9年04期
4 杜建刚;范秀成;;服务失败情境下顾客损失、情绪对补救预期和顾客抱怨倾向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6期
5 张圣亮;高欢;;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2期
6 谢泗薪;李荣;;航班延误后服务改进与理赔方案设计[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杨;郭莉;;航班延误的界定及民事责任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顺江;高俊山;;售后服务人员满意度现状及影响来源的探索性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张圣亮;赵芳芳;;顾客关系对感知损失、情绪和补救期望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赵延f;王永;;关系类型对顾客感知损失、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来自餐饮业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李杨;熊莹;;航班延误的应对机理及制度形塑[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马书刚;杨建华;郭继东;;考虑服务的补救及中断的资源配置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年06期
7 张圣亮;刘刚;;补救公平性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庞芳;;服务补救情形下顾客的重购意向——基于情绪感染和文化因素视角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3期
9 涂铭;景奉杰;汪兴东;;产品伤害危机中的负面情绪对消费者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12期
10 王吉荣;;研析新形势下服务补救在高星级酒店管理中的运用[J];才智;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Research of MRAC on Intervals between Arriving Flights Controlling[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2 唐小飞;钟帅;贾建民;;服务补救绩效研究:投其所好还需相机而动吗?[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王勇;;浅析航班延误后的地面服务工作[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4 胡海清;屈燕;;客户关系、服务失误与服务补救对顾客行为的影响研究1[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亚楠;展望理论框架下情绪驱动忠诚的动态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徐双庆;企业声誉对消费者忠诚影响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3 陈江涛;决策后悔的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赖胜强;基于SOR模式的口碑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涂铭;产品伤害危机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情绪和动机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曹颖;组织情境、服务氛围对情绪劳动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刘小平;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致因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涂铭;产品伤害危机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情绪和动机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立;星级饭店服务保证对顾客抱怨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呈娇;基于自我调整导向的服务失误补救效果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3 姜量;旅行社服务失误后的游客归因及行为意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高岩;论我国民用航空服务商航班延误的违约责任[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杨国亮;企业互动导向对品牌信任的影响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6 沙沛;基于航空公司内因航班延误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璇;餐饮行业中服务补救容忍区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鲁悦;航空公司航班计划质量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吕俊;服务失误归因对消费者情绪、投诉行为及补救期望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祝瑶;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情感反应及补救预期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圣亮;张文光;;服务补救程度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意向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黄继鸿,雷战波,凌超;经济预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3 杜建刚;范秀成;;服务补救中情绪对补救后顾客满意和行为的影响——基于情绪感染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4 何江宏;陈启明;;基于Markov链的最优化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李欣,于渤;服务质量评价特征及服务补救策略[J];管理科学;2004年03期
6 金立印;;基于关键事件法的服务失败与补救研究[J];经济管理;2005年16期
7 康祥锋,王海汀,黄继鸿;定量定性相结合的企业综合预警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7期
8 孙星;邱菀华;唐葆君;乔恒;;基于模糊识别与聚类的企业危机预警模型设计[J];控制与决策;2006年03期
9 范秀成,刘建华;顾客关系、信任与顾客对服务失败的反应[J];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06期
10 金立印;;顾客抱怨倾向的决定因素:模型及基于中国零售业的实证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外怎样处理航班延误[J];四川统一战线;2004年09期
2 谭竹;;航班延误补偿困扰民航[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4年08期
3 张书利;黄佩君;张悦;王小元;蒋少华;于晓晖;;提高航班正常 构建和谐民航(二)[J];空运商务;2008年02期
4 张军;;航班延误下的旅客权益保护问题[J];经营与管理;2008年09期
5 袁冬霖;;航班延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民用航空;2011年02期
6 谭竹;;航班延误补偿困扰民航[J];中国商界;2004年09期
7 赵影;钟小东;;关于航班延误问题的探讨[J];交通与运输;2006年04期
8 老愞;;期待《意见》早日变为法条[J];广东交通;2005年02期
9 秋小天;;香港快运把不正常航班的服务做在旅客抱怨之前——对航班延误服务处置的少许感悟[J];空运商务;2011年15期
10 李小燕;;美国提升航空系统容量以减少航班延误[J];综合运输;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明亮;王青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改善航班延误程度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2 ;降低过站航班因机务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率[A];山东省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QC成果集[C];2002年
3 陈穗军;肖海平;;粤琼两省天气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气候特点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蒋立辉;张倩;;基于GSM短消息的航班延误通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5 刘长有;秦瑛;;基于Petri网的机场航班流量优化调度[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年;;航空客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7 赵磊;;飞机进港时隙分配机制的有效性与公平性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东生;;可靠性管理在飞机维修领域的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牟德一;张婧;;具有鲁棒性的机组配对问题的随机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高永辉;王洪芳;刘健文;;雾的解释预报技术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航空气象探测、预报、预警技术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先国 杨兴国;航班延误背后的“体制迷雾”[N];经理日报;2005年
2 肇茜;对症下药克“顽疾”[N];中国民航报;2010年
3 邓敏敏;航班延误 服务不延误[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蔡健;做好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工作[N];中国民航报;2005年
5 ;航班延误高列榜首[N];东方航空报;2003年
6 记者 黄蕾;深航试水航班延误补偿 航空延误险待“机”而动[N];国际金融报;2004年
7 马晨明;“航班延误”谈[N];金融时报;2004年
8 刘思敏;航班延误“引爆”之后[N];中国旅游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徐业刚 赵瑜 通讯员 单建平 陈轩;阳光前置服务 破解延误难题[N];中国民航报;2010年
10 记者 包凌雁 通讯员 陈轩 单建平;航班延误时间怎么算补偿标准怎么算?[N];宁波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洁;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波及预测[D];天津大学;2009年
2 陈海燕;动态数据驱动的航班延误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刘小平;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致因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巡;航空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航班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姚韵;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管理和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杨尚文;不确定容量条件下终端区流量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王志清;民航旅客运输便捷工程及其流程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岳仁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危机处置的理论建模与控制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熊杰;枢纽机场近机位分配及其容量计算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常钢;民航机场停机位分配与优化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洋;航班延误波及问题中的航班取消策略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2 戴颖;我国航班延误责任的法律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扶雪浇;基于航班着陆率的航班延误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3年
4 杨磊;航班延误引发旅客群体性事件处置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栋;航班延误法律规定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高岩;论我国民用航空服务商航班延误的违约责任[D];西北大学;2011年
7 夏志阳;论航班延误[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吴圣恩;论客运航班延误的法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戚自钢;航空承运人在航班延误中的风险负担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小飞;基于数据挖掘的航班延误预测模型及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5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49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