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文对我国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从理论研究和实际现状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建设各阶段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高速公路全过程成本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 论文以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为分析对象,对管理现状的问题先提出应对措施,然后参考建筑工程的管理方法,从理论上总结创新。在传统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从融资模式、评标方法、施工组织及索赔管理方面对高速公路的成本管理进行了探索,完善了在资金来源、合理选择投标人、施工组织成本管理及索赔费用管理方面成本控制方法,分别建立了新型融资模式模型、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集成的评标评价模型、索赔博弈模型,强调了施工组织中施工成本整体控制的思想,为高速公路的全过程成本管理在各阶段的理论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首先,在项目立项与决策阶段,以成本预测为控制重点,建立了基于作业成本计算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高速公路工程投资估算模型。该模型能较准确的估算出四川省境内低山丘陵地区,建设时间为2008年至2012年,主线路基横断面宽度为24.5m的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估算价格。其投资估算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在5%以内。 其次,在项目立项与决策阶段,以资金来源为控制重点,从融资模式的角度,通过分析BOT (Build-Operate-Transfer)和ABS (Asset-backed securation)等各种传统的融资模式的优劣,取长补短,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实现资本回收的利益最大化,提出了新型的ABOT (Asset-backed securation and 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模式。该模式能给政府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更便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适用性更强。 第三,针对招投标阶段的评标管理,为了改进现有评标方法的不足,从而能更合理地评选出最佳承包商,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集成,建立了有效的高速公路评标分析方法。该方法吸纳了层次分析法分析权重的优势和模糊理论在多方案综合评价中的优势,能更准确更快速地确定入围投标候选人在资格后审中的综合实力排名,并在案例的分析中得到了有效验证。 第四,在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成本控制中,结合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强调了把工期、资源及成本作为控制重点,运用WBS任务分解及挣值法进行成本总体控制的研究思路。 最后,在施工阶段的索赔管理上,对索赔的博弈模型进行了改进,求出了纳什均衡解,分析了信息对称与不对称下的索赔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利益对比,把双方间的信息、收益博弈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将索赔博弈模型运用于高速公路工程案例中,成功地分析了业主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索赔决策过程。为业主在索赔中做出合理决策提供了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U412.366;F5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游晖;;基于全面造价管理的高铁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3期
2 胡玉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论[J];财会通讯;2006年09期
3 胡玉明;;余绪缨管理会计学术思想述评[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09期
4 董世才;;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评介[J];财会月刊;2007年29期
5 汪应洛,杨耀红;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7期
6 惠静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2期
7 汤春霞;国外高速公路现状和发展趋势[J];国外公路;1999年04期
8 李用鹏;杨和平;;广西区BOT投融资模式修建高速公路的现状及思考[J];中外公路;2009年04期
9 肖方;;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J];中华建设;2011年09期
10 汪一凡;;改良会计的理想如何成为现实[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建军;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都成祥;基于投资多元化的高速公路管理一体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基础;建筑企业成本预测方法及控制的集成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祝雪锋;项目成本管理及挣值法成本监控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王敬群;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公路工程投资预测模型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刘彦彬;祁临高速公路17标成本控制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赵欣;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铁土建工程造价估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明智;FIDIC合同条件下索赔问题的法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修俊卿;基于收益激励的项目进度——费用优化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亮波;公路工程中资源均衡与工期风险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
本文编号:
2515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51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