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站便捷中转换乘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单位】: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客运处;
【分类号】:U29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勤;小城镇铁路客运站广场规划设计[J];铁道建筑;1989年11期
2 王令朝;铁路客运站空间的开发利用[J];上海铁道科技;1997年02期
3 蔡逸峰;铁路客运站的选址与客流集散方式研究——以上海第二客站为例[J];城市规划;2001年10期
4 张天伟;罗玉屏;徐海锋;;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定义的分析[J];中国铁路;2007年12期
5 陈永权;白殿一;陈滋顶;;铁路客运站旅客导向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年06期
6 范蕴睿;李学斌;;铁路客运站空间内公共设施的人性化研究[J];科技风;2009年04期
7 张榆;徐伯初;;设计管理视角下的铁路客运站多目标设计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09年09期
8 朱军功;;大型铁路客运站规划选址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铁路第三客运站选址为例[J];交通标准化;2010年02期
9 张红;肖小科;;铁路客运站旅客服务体系的评价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11期
10 朱军功;;大型铁路客运站交通特征分析和规划思路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9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自强;;兰州铁路客运站布局与西客站重建的思考[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林;太南铁路客运站破土动工[N];科学导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剑雯 实习记者 王蕾;太原南铁路客运站:值得期待的列车之“家”[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3 记者 和平;全国铁路客运站车今起实施健康提示[N];人民铁道;2009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王蕾;太原南铁路客运站:为全省铁路建设再“加油”[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陈剑;太原南铁路客运站开工动员大会举行[N];太原日报;2008年
6 记者 齐中熙;山西首座现代化大型客运站开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记者 张剑雯;太原南铁路客运站工程奠基[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8 记者 焦健;2008年度铁路客运站车竞赛评比结果揭晓[N];人民铁道;2009年
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提供;用理论和技术推动我国铁路客运站现代化进程[N];人民铁道;2010年
10 记者 冯娟;长三角部分铁路客运站售票可刷卡[N];上海金融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彦;铁路客运站列车过站径路与调机运用优化[D];中南大学;2010年
2 马卫武;铁路客运站候车环境与能耗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梁英慧;城市铁路客运站外部集散网络的脆性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谢楚农;客运站旅客列车运行组织优化[D];中南大学;2010年
5 吕红霞;铁路大型客运站作业计划智能编制的优化技术和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英贵;铁路客运站股道运用优化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欣;我国铁路客运站绿色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赵子琦;我国铁路客运站服务能力模型建立及提升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乔晓娇;基于流线分析的铁路客运站旅客通道评价与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yN雯;铁路客运站客流集散规律分析及安全性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瑞博;铁路客运站候车能力分析及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何启宁;重庆铁路客运站与城市交通的衔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汤洪波;考虑服务水平的铁路客运站通道参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于贺鑫;铁路客运站紧急客流疏散问题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伟浩;现代铁路客运站“灰空间”设计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程康丽;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的沈阳铁路客运站导向标识交互式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6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54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