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际轨道沿线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3 20:1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飞速提高,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引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私人汽车的急剧增长,城市的交通拥堵严重,致使环境的恶化,从而对能源和土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为此,优化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的关系,加快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已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轨道交通作为现时期最为便利的交通工具,高效的吸引众多人流,而聚集的人流将产生高效的经济效益,并从而加快城市发展的节奏,为此,新的城市中心,新的中心区域往往集中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这在世界各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历程中已得到证实。 轨道交通就城市发展而言,更加有利于促进组团式的空间拓展模式,尤其是对大都市郊区和新城地区的引导作用尤为显著。轨道交通的引入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人口导入、加快土地开发并从而达到提升土地空间价值的目的。我国早期在加快轨道建设时,往往忽略了及合理的运用这种空间引特征,没有充分利用城际轨道达到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及布局的优化调整,往往是建设先行,在轨道建设完成及通车运营后才考虑如何进行周边土地及空间的开发利用,但对于已开通运营的城际轨道来说,在建设规划初期没有进行合理的统筹布局,在后期往往实施的难度更大,带来一定的遗憾。 城际轨道能带动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借助成熟而完善的轨道交通系统,人们可以方便的出行,在享受更好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又能拉动与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从已有的发展经验来看,轨道交通站点未来将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将集家居生活、经济活动、交通枢纽为综合一体的现代化生活工作小镇。 随着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速度的不断提升加快,广州交通组织格局发展日趋成熟,轨道交通的完善将为周边的土地带来怎样的变化?用地强度、开发布局、城市规划将会有怎样的改变?建筑形态、交通组织随之也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车站与站场周边的土地如何进行衔接利用?各交通方式又会怎样进行互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人在珠三角城际轨道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而进行简单剖析,希望这些研究能对今后轨道交通发展中沿线站房及土地开发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文】:
TOD分布原则
图 2 车站周边发展模式物业结合的形式通站点选址及布局情况,利用其灵活的通达性,在轨道交通出入口与地面建筑进行连通,即方便了物捷性,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地上地下物业的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01.2;F572.88
本文编号:2576109
【图文】:
TOD分布原则
图 2 车站周边发展模式物业结合的形式通站点选址及布局情况,利用其灵活的通达性,在轨道交通出入口与地面建筑进行连通,即方便了物捷性,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地上地下物业的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01.2;F572.8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薛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模式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10期
2 蔡蔚,叶霞飞;轨道交通与城市物业的一体化建设[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10期
本文编号:2576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57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