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影响的异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01:2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我国城市的人口规模也不断增长。2017年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为813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8.52%。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20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增加2.07亿,农村人口减少1.33亿,流动人口的增长对城市人口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流动人口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集聚,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区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而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其具有准时便捷、速度快、安全舒适的特点,在跨区域的人口流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2017年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高铁线路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国家2016年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对未来高速铁路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速铁路里程到2025年要到达3.8万公里,要形成连接省会城市、大中城市的高铁覆盖网络。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逐渐完善,高铁这种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对我国的人口流动的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高铁建设对我国人口流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分析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是否存在异质性影响,这对我国城镇化格局的优化和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概念的解释、研究内容与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我国人口流动的现实与相关理论解释,对交通运输条件与人口流动、高速铁路与人口流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对高铁建设与人口流动的基本概况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异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一节进行了高铁建设影响人口流动的理论机制分析,包括高铁城市的集聚性、扩散性与聚散效应。第二节是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的异质性检验,采用PSM-DID的方法对我国高铁建设的人口流动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从总体上来看,高铁的建设能够对人口流动产生显著的吸引作用,促进城市流动人口的流入。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存在异质性影响,具体表现为城市差异性和区域异质性。按照以竞争力划分的不同等级城市层面来看,高铁建设能够对大城市人口产生显著的吸引力,对中小城市的人口流动产生负向作用,尤其加速了小城市人口流出。从不同区域来看,高铁建设能够吸引东中部高铁城市的人口流入,中部城市的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要强于东部城市,高铁建设对西部城市人口流动产生负向影响。第三节以合成控制法为工具以2010年新开通高铁的城市为样本进行重点分析,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铁的建设促进了城市流动人口规模的增长,对人口流动产生吸引作用。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存在异质性影响,欠发达地区大城市进行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发达地区大城市。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发挥大城市高铁建设的集聚作用,推动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对大城市高铁建设予以重点规划建设,依托既有的高铁线路构建更加紧密的高铁网络,实现高铁网络网状分布,以高铁的发展实现人口的集聚和城市群发展。(2)借助中部崛起战略,支持对中部大城市的高铁建设投入。中部地区大城市表现出强有力的人口吸纳能力,高铁路线要有选择地向欠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倾斜,将高铁建设的线路延伸到中部地区。(3)中小城市不宜盲目跟进高铁建设,要重视城镇化规划的长远性。我国正处于大城市集聚力发挥主导作用的发展阶段,中小城市更多地扮演人口流出地的角色。中小城市在能力不足的阶段盲目建设可能会造成人口加速流出,要通过城市的中长远规划明确城市人口发展思路,高铁建设要量力而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研究对象上,将高铁建设因素纳入到我国人口流动的研究框架内,弥补已有文献关注较少的不足。在研究内容上,考虑到城市差异性和区域异质性影响,按照地理位置、城市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城市区域差异,进行高铁建设对我国人口流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2)在计量方法的选择上,采用PSM-DID方法和合成控制法(SCM)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样本选择偏差,解决内生性问题,得出的结果真实可靠。本文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在数据运用方面,因为地市级层面流动人口的数据获取困难,本文用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差占常住人口比重来衡量人口流动,可能与真实的人口流动数据存在一定差距。(2)在城市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关注实证分析,高铁建设对人口流动影响的具体传导路径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图文】:

高速铁路,京津,秦沈客运专线,公报


图1逦2008年一2017年全国高铁运营里程逡逑资料来源:交通运输统计公报逡逑我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秦沈客运专线,自2008年京津逡逑城际高速铁路开始,我国才真正意义上进入了邋“高铁时代”。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逡逑的新建^u通,拉开了我国大规模建设高速铁路的帷幕。高速铁路近年来发展迅速,逡逑因其具有准时便捷、速度快、安全舒适的特点,这种出行方式越来越普遍,高速逡逑铁路势必会对人口流动的分布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逡逑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扩张,前期依靠原有路线的改造,先后进行了第五次和逡逑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后期以新建高速铁路的线路为主。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使逡逑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高铁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截止到2017年逡逑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己达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逡逑

营业里程,铁路营业里程,旅客周转量,客运量


图2邋2008年一2017年全国高铁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占比逡逑资料来源:交通运输统计公报逡逑2008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仅有671公里,2017年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增长到逡逑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营业总里程的66.3%,高铁营业里程位居世界首位。从逡逑高铁运营里程的发展来看,2009年和2010年呈现出倍数增长,随后增速放缓,逡逑20l邋1年高铁营业里程的增长率仅为28%,除了邋2013年高铁营业里程的增长率为逡逑42%,其余年份的增长率比较平稳在20%以下,这说明我国的高铁建设进入了稳逡逑定增长的时期,由于高铁建设的基数较大,实际上每年新建的高铁绝对里程数是逡逑个很庞大的数字。截止到2017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2.7万公_见,其中高逡逑速铁路占总营业里程的19.68%,而2008年这一比例仅有0.84%。在新建铁路里逡逑程中,高速铁路建设里程的占比不断升高。逡逑我国高铁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也不断增长,从高铁客运量占铁路客运量的比逡逑重来看,占比不断增长,,从2008年的1%逐步增长到47%这一比例,短短十年逡逑比重加了邋46%,铁运量铁路客运量的比重近一。照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32;C9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快高铁建设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J];全球化;2012年10期

2 张成华;;京沪高铁建设留下的宝贵财富[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1年01期

3 孙吉勇;陈刚;王勃涛;;电力:打通成贵高铁“生命线”——国网宜宾供电服务成贵高铁建设侧记[J];供电企业管理;2017年02期

4 苏万鹏;;从地理视角看中国高铁建设及其影响[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年08期

5 蒋茂荣;范英;夏炎;陈全润;姚晔;;中国高铁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和环境的短期效应综合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2期

6 ;湖北丹江口摄影家用像机记录汉十高铁建设[J];中国产经;2016年12期

7 刘惠;杨俊新;;黑龙江高铁建设对旅游业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10期

8 余涛;;促进陕西经济发展高铁建设的几点思考[J];智富时代;2017年03期

9 ;重庆代表团全团建议 加快重庆至西安重庆至长沙高铁建设[J];今日重庆;2017年03期

10 ;西部多省高铁建设提速 成渝西昆贵经济圈浮出水面[J];魅力中国;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京沈高铁2019年开通 北京到沈阳只需2.5小时[A];《高速铁路与轨道交通》国铁版2016年08月[C];2016年

2 范颖华;;高铁防水: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A];全国第十三届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新忠;彭焕荣;;浅谈提高高铁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年

4 ;中国高铁为何能引发各国哄抢[A];《高速铁路与轨道交通》股份版2014年12月[C];2014年

5 安爽;陈扬;;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特征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8年

6 赵雅彤;;高铁建设背景下城市新区空间优化的策略研究——以昆明呈贡区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8年

7 周晓津;;高铁经济学研究:一个理论综述[A];第十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5年

8 王芯克;;中国高铁—劳动者与媒体报道实践[A];构建新机制 促进大繁荣——第10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林辰辉;马林;杨少辉;;高铁及枢纽建设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大城市交通规划研讨会——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赵丽虹;王鹏;;高铁建设与沿线欠发达城市发展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宗强 刘龙胜;齐心协力加快梅汕高铁建设[N];梅州日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李蓉;为高铁建设插上智慧翅膀[N];人民铁道;2019年

3 安信证券 贾鹏 刘军;高铁建设激活新材料板块[N];中国化工报;2014年

4 记者 黄伟;加快推进江苏高铁建设暨宁淮城际铁路开工动员会召开[N];新华日报;2019年

5 通讯员 冯文康;市高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N];安康日报;2018年

6 记者 何易;雅万高铁建设利器自上海启运[N];文汇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曾立;精准投资 补齐重庆高铁建设短板[N];重庆日报;2019年

8 记者 贾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加快推进大乌高铁建设[N];大同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张智;目前高铁建设的最高水平 京雄高铁探营[N];华夏时报;2019年

10 记者 刘青s

本文编号:2595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595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9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