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图文】:
长潭高速公路综合评价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5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广迎;;“我”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年13期
2 吴延忆;;浅析建筑节能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07期
3 王亦农;;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04期
4 ;行业30年 关注可持续发展 第四届中国西部物业管理发展论坛[J];城市开发;2011年15期
5 王勇;;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前景[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6 ;地球气候与可持续发展[J];大众标准化;2002年07期
7 张臻;解成威;;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研究[J];华章;2011年21期
8 令昀;;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
9 陈欣然;;营造可持续的家园——生态城市邻里社区规划设计初探[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年07期
10 李丽娟;;“低碳”促机场可持续发展[J];国际航空;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斌;;科学发展观与浦东的可持续发展[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全国矿山地质及21世纪可持续发展研讨会[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3 徐刚;;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思考[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10卷)[C];2010年
4 叶民强;张世英;;区域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调控系统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郭丕斌;;西部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密;屠玉麟;何谋军;;浅析《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孟丽静;;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以承德兴隆县为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王艳秋;;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大庆经济可持续发展[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晓彤;;实现可持续的小城镇建设:治理的视角[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姜立娟;;环境保护法的生态学审视[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辉 通讯员 龙勇 李书生;我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下降[N];云南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 华锴;奥运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举办[N];北京日报;2008年
3 ;我国地方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工作进入新阶段[N];科技日报;2008年
4 记者 嵇哲;切实采取有力措施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N];浙江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窦彦莉;欧特克:设计也须可持续发展[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6 陈连忠 李碧森 王元科 王铁 本报记者 尹明 郑德忠;生态立市:引领仁怀可持续发展[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7 郝哲;宝洁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8 彭春芳;国际视野中探索我国住宅可持续发展之路[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赵新利;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N];克孜勒苏报;2008年
10 凉山州委书记 吴靖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2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3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4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蔡自力;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张周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张安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小建;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黄冕;长沙—湘潭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刘修岩;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河南大学;2005年
4 塔娜;内蒙古镶黄旗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5 刘玉为;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浅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温小英;延续地域特色,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镇[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7 杨薇薇;关于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崔雁;风景名胜区近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9 任鑫鹏;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10 宋瑞;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4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60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