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20:57
【摘要】:港城互动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力:一种是经济上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推动力,另一种则是资源和环境方面相互阻碍、相互限制的约束力;这两种作用力互为依托又相互制约,构成了港城互动的基本矛盾作用机理。目前,国内有关港城互动的优化研究大多关注港、城之间的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作用,忽略了两者在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方面的相互制约作用,因而存在明显的局限。为此,本文构建了具有辩证思想的港城互动发展优化模型及算法,具体研究要点如下: 第一,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根据绿色理念的基本研究思路,指出应综合考虑港城互动过程中的经济发展、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等三方面对港城互动发展进行优化。用以解决现有港城互动研究中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忽视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局限。这种优化思路体现了更为符合客观实际的辩证优化思维模式,为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二,当前在学术界,港城互动优化的实现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以解析推理为主线的定量化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依据绿色理念的辩证优化思维模式,综合运用绿色GDP与投入产出法,构建了港城互动发展多阶段动态优化模型。模型中,绿色GDP用于构建模型的优化目标函数;投入产出法则用于描述模型的约束条件。 第三,由于存在时间变量,需要综合模拟港城互动发展的时间历程对模型进行优化。因此在模型的求解中,本论文引入了遗传算法及系统动力学构建了港城互动动态优化算法。其中,遗传算法用于制定模型在可行域范围内解的搜索规则;系统动力学则用于模拟港城之间产业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获得计算评价函数所需的各种参数。 第四,为验证模型,本论文以我国上海地区的港城互动为实例,对文中提出的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该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可以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对港城互动开展优化研究,其优化结果更为科学合理,可以为相关部门的港城互动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定量化决策支持。 本论文研究重点为如何在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等三方面构建港城互动定量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从效果上看,该模型较为充分的体现了港城互动的科学发展观,算法能够在保证全局搜索的前提下获得较佳的满意解,可以满足港城互动优化的实践需求,具有明显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52;F299.2;F224
本文编号:2644992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52;F29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萍;严以新;;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港工技术;2006年04期
2 陈文晖;王玉国;;论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动[J];中国工程咨询;2006年05期
3 刘秉镰;港城关系机理分析[J];港口经济;2002年03期
4 杨昌荣;基地经济与港口经济互动研究[J];港口经济;2004年04期
5 杨华雄;论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J];中国港口;2000年06期
6 陈航;栾维新;王跃伟;;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振兴东北互动关系[J];中国港口;2006年01期
7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8 郎宇;黎鹏;;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地理;2005年06期
9 吴郁文,,彭德循;广州港──广州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加速器[J];经济地理;1995年01期
10 崔逊学,李淼,方廷健;多目标协调进化算法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1年09期
本文编号:2644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64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