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中国民用航空公司重组过程中的政府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04:25
【摘要】: 随着中国“入世”进程的加快,航权逐步放开,我国民用航空公司正遭遇来自国际航空运输业的巨大压力。与此同时,我国的民用航空公司2002年重组后的资源整合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显现,而政府在重组过程中的“一手包办”所跳跃的市场化造成的弊端却已经出现。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变化,行业内企图打破02年重组格局的市场化行为正在悄然发生。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和环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我国民航业的现状进行描述,在分析我国民航业的现状及其与国外差距的基础上,找到我国民用航空公司现存的问题和挑战,由于民航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使本文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市场的综合作用下,重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对重组的利弊分析,使我们明确了政府对于重组应当持积极的支持态度,而重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要得到政府的帮助去解决。在美日两国航空公司重组过程中政府调控手段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我国政府应当采取的市场手段为主,政府手段为辅的宏观调控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现有的政策对重组造成了哪些影响。最后,利用政府规制理论,对重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对现有政策进行改革,从而为我国民用航空公司的重组提供一个公平、有序、和谐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对管制机构进行改革,从而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国外航空公司重组的案例和趋势进行分析,得出重组与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联系,从而确认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个别现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重组的利弊分析,得出政府应当鼓励重组的态度;结合02年我国民航重组和国外航空公司重组的案例,不同调控手段对重组的影响,明确重组应当以市场手段为主,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规制,并分析我国现有政策对重组造成的影响;利用公共利益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作为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提出合理的规制政策:对阻碍重组的政策进行改革,为航空公司的重组营造一个有利的市场环境,并对管制机构进行改革,以保障政策的实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562
【图文】:

航空公司,份额,市场份额


然三大航空公司占有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从单个航空公司来看,处于一种均衡的没有哪家能真正占有市场。国航在整个中国民航都居于领先地位,客货运的市场占别只有 43.8%和 51.8%,即便是加总“三大航”和海航一起的市场份额,一共也只达在 97 年,英国航空公司在本土的市场份额就已经达到了 70%,法航占到 88%,大韩本航空也分别有 72%和 55%,新航在新加坡本土更是达到了 100%的市场份额[2](见图

关系图,航空公司,关系图,航空


务包机)实施行业管理,控股西部航空和祥鹏航空;深航控股常州机场,与德国汉莎合资成立并控股翡翠国际航空货运公司,与美国梅萨合资成立并控股鲲鹏支线航空公司,与香港合资成立了亚联公务机管理公司等等(见图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占欣,石磊;世界民航业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民航的战略选择[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2 齐金升;;中国民航行业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田琳;翁亮;;从全球民航业并购浪潮看我国民航[J];空运商务;2007年17期

4 冯飞;从加拿大民航业重组看政府之手[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717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717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e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