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18:51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因其用地省、运量大等一系列优点而备受青睐,在缓解我国交通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正掀起一股新建轨道交通的热潮。但从国内外已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来看,能真正实现盈利的线路屈指可数,这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兴建充满了争议。但作为准公共产品,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因此,分析与量化这一社会效益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深圳地铁一期为例,把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建设和运营两个阶段,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 本文在对社会效益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效益的相关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各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的作用机理,测算了深圳地铁一期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并分析了社会效益的返还方式。对于建设阶段的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直接投资效应的作用机理,并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C-D生产函数模型)对其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为95.27亿元;对于运营阶段的社会效益,本文结合系统动力学因果图分析了社会效益的作用机理,归纳总结出8项可量化的指标,分别是:诱发客流、减少营运成本、减少居民乘车时间、减少疲劳,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减少城市空气污染、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并对这8项指标分别进行了分析测算,得出深圳地铁一期在2005~2008运营年间产生的可货币化的社会效益分别为7.216亿元、11.747亿元、16.124亿元、19.4亿元;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土地增值效应,本文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发现深圳地铁一期在规划设计至建设基本完工阶段(1998~2003)的土地增值效益为335.36亿元,是地铁一期工程总造价的2.916倍。 研究发现,(1)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社会效益非常可观。(2)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社会效益应该返还或者部分返还给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以支持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设立轨道交通集资专项基金、土地联合开发、出售乘车保险等。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72.88
【图文】:

曲线,庇古税,效应分析


这种政策建议后来被称为“庇古税(Pigou taxes and subsidies)”[43]243-245。庇古税效应分析如图2-1 所示,MNPR 是边际私人纯收益曲线,等于厂商不考虑外部成本时从事生产活动

产权,产权界定


易来纠正权利的初始配置,这正是科斯第三定理的实质”[43]244-246。图2-2显示了产权界定对交易主体收益成本的影响。T 代表交易成本,产权界定影响到双方谈判力量,即MB、MC 形状。由于产权赋予不同,双方对产权成本的效用评估也不相同,从而影响到均衡点的变化。图2-2 产权赋予制造者分析Fig.2-2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冈田宏;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03期

2 龚文平,刘卡丁;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效益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05期

3 韩春素;;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量化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6期

4 张泓;刘勇;董三喜;;世界七大城市地铁投融资实例分析及其借鉴[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10期

5 林晓言;;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铁路建设项目宏观经济效益评价[J];技术经济;2009年08期

6 杨新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直接经济效益评估与实证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1期

7 李颖;高速公路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探讨[J];辽宁交通科技;2005年10期

8 程钢;李一龙;;基于FUZZY综合评判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评价[J];物流科技;2009年02期

9 马超群;王玉萍;陈宽民;;城市轨道交通效益的产生与作用机理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07期

10 王子娟;杨茂盛;;城市轨道交通经济效益的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捷奋;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房地产价值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郝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志;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王凯;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成本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戚玉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陈福贵;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宪芝;轨道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杨佩佩;公路建设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石茗露;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效应作用机理及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穆辉;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9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719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2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