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路建设投融资平台创新设计及运作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08:56
如何选择公路建设投融资模式是完善公路建设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公路投融资体制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结合其工作实践运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对吉林省公路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历史演变、管理形式、路网适应性、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就公路建设投融资平台的创新及完善做了深入分析。作者综合运用公路学科和金融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并借助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广泛、系统调查和定量、定性分析基础上编写完成的。 依托国家相关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布局以及吉林省公路交通发展状况和总体目标,对吉林省公路建设的总体发展情况分多个专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主要内容包括:(1)吉林省区域经济、公路交通网格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分析评价;(2)建立相应模型对现有公路存量资产测试和评判;(3)公路建设发展目标、资金需求、交通厅的融资能力及融资空间分析研究;(4)市场化融资模式的优劣势、适应范围以及可行性分析;(5)吉林省实现公路建设总体目标所面临的问题、公路建设投融资平台构架设计、运作策略和可持续发展实施建议。同时,为吉林省交通厅公路建设逐步推行投融资方式多元化提供了市场化运作程序和案例分析。 作者结合了其工作实践以及近年来对吉林省综合投融资平台、专业投融资平台体制改革及完善进行总结,在宏观考虑全国的公路投融资平台运行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省情及吉林省公路发展现状,运用公路运输经济学及金融学的部分方法,对今后吉林省公路建设领域可能采用的设立公路建设专项基金、发行地方公路建设债券、资产证券化融资、统贷统还等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公路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最终达到稳定公路建设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金组合,防范资金风险的目的。 在借鉴国外公路建设投融资典型模式的基础上,积极研究符合吉林省省情的公路建设投融资模式,对今后吉林省公路建设领域可能采用的设立公路建设专项基金、发行地方公路建设债券、资产证券化融资、统贷统还等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公路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最终达到稳定公路建设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金组合,防范资金风险的目的。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542;F283
【部分图文】:
第 2 章 吉林省公路发展状况及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分析.1 吉林省公路发展状况.1.1 公路网现状近年来,吉林省公路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已经形成以大、中城市向外辐射,以主干线、国道、国家重点公路及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经络,纵横交错,沟通各市(州)、县(市)、乡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对促进区域经济、改善交通环境便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8 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87099 公里,居全国第 19 位。拥有国道 12 5372 公里,国家干线公路覆盖全省 9 个市(州),其中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拉—四平段纵贯吉林省南北,覆盖长春、松源、四平等三个市。省道共 8431 公里,全省 49 个县(市)(等级公路结构参见图 2.1)。等级公路占比图100%
的主要经济活动圈为长春、吉林、通化、松原、四平一带,公路网比较密集域的公路里程约占全省总里程的 62%。由于该区域人口密度大,经济比较发达线(国道主干线、国道、省干线)公路地位突出,其他支线公路、联络线较发、延吉两区域尚未形成完整的公路网络,干支公路的线网框架十分明显,基散形网状;白山、辽源一带虽基本上连线成网,但腹地受限。从公路网的地理分布分析,公路网密度是一个常引用的指标。影响公路网密很多,其中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市场经济程度、自然条件、人密度、土地面积、产业结构及布局等,正因为影响公路密度的经济地理因素,每一个单一因素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综合的公路密度指标也只有相对意社会制度相同、自然条件差别不大的同一个地域系统内,公路网密度指标(合密度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路网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保证程度上从全国情况看,吉林省综合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对当地目前的社展保证程度较高,但同时反映了吉林省经济的欠发达程度(参见图 2-2)。公路综合密度
吉林省公路通达示意图
本文编号:2813129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542;F283
【部分图文】:
第 2 章 吉林省公路发展状况及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分析.1 吉林省公路发展状况.1.1 公路网现状近年来,吉林省公路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已经形成以大、中城市向外辐射,以主干线、国道、国家重点公路及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经络,纵横交错,沟通各市(州)、县(市)、乡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对促进区域经济、改善交通环境便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8 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87099 公里,居全国第 19 位。拥有国道 12 5372 公里,国家干线公路覆盖全省 9 个市(州),其中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拉—四平段纵贯吉林省南北,覆盖长春、松源、四平等三个市。省道共 8431 公里,全省 49 个县(市)(等级公路结构参见图 2.1)。等级公路占比图100%
的主要经济活动圈为长春、吉林、通化、松原、四平一带,公路网比较密集域的公路里程约占全省总里程的 62%。由于该区域人口密度大,经济比较发达线(国道主干线、国道、省干线)公路地位突出,其他支线公路、联络线较发、延吉两区域尚未形成完整的公路网络,干支公路的线网框架十分明显,基散形网状;白山、辽源一带虽基本上连线成网,但腹地受限。从公路网的地理分布分析,公路网密度是一个常引用的指标。影响公路网密很多,其中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市场经济程度、自然条件、人密度、土地面积、产业结构及布局等,正因为影响公路密度的经济地理因素,每一个单一因素并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综合的公路密度指标也只有相对意社会制度相同、自然条件差别不大的同一个地域系统内,公路网密度指标(合密度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路网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保证程度上从全国情况看,吉林省综合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对当地目前的社展保证程度较高,但同时反映了吉林省经济的欠发达程度(参见图 2-2)。公路综合密度
吉林省公路通达示意图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晓锋;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13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1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