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南昌借鉴香港地铁经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初探

发布时间:2020-10-22 18:59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能耗低、污染轻、占地少等诸多优点,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工具。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世博会的成功,中国轨道交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南昌也是如此。然而,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项目投资巨大、盈利能力差,因而筹集建设资金的难度很大。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及运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迅速发展的需要,资金缺口巨大和效率低下并存的现实,使对南昌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研究愈发重要。香港地铁有限公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盈利的地铁公司之一。土地与交通捆绑的一体式开发、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等都是它的特点及盈利的重要原因。认真研究香港地铁的盈利模式及其背后深层次的制度因素对实现南昌市轨道交通快速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架构上公分六章。第1章导论,介绍选题的来源、背景和意义等,点明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章阐述地铁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第3章南昌地铁建设的背景、规划等;第4章深入分析香港地铁成功的经验;第5章南昌地铁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措施;第6章结论与展望,阐明文章的不足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通过研究香港地铁,结合南昌地铁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南昌的发展对策:一是要建立政策性盈利模式,不断完善土地储备与交易相关公共政策:二是要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做好建设资金保障;三是完善地铁服务体系;四是做好沿线物业开发和商业规划,地上地下紧密结合。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572.8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地铁的发展现状
        1.1.2 国外发达国家地铁研究现状
        1.1.3 中国地铁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地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2.1 公共产品及其类型
    2.2 准公共产品的含义和特点
    2.3 地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第3章 南昌地铁建设和发展概述
    3.1 南昌城市概况
        3.1.1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1.2 城市化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3.1.3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3.1.4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3.2 南昌大力发展地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2.1 南昌城市交通现状与特征
        3.2.2 南昌城市交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2.3 交通管理尚不完善
        3.2.4 南昌城市交通发展趋势预测
        3.2.5 南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目标
        3.2.6 南昌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3.3 现阶段南昌地铁的基本规划介绍
        3.3.1 南昌地铁概况
        3.3.2 线网构成和规模
        3.3.3 各线概况
第4章 香港地铁发展经验与借鉴
    4.1 香港地铁历史与概况
    4.2 香港地铁发展经验分析
        4.2.1 融资运作
        4.2.2 房地产资源开发
        4.2.3 地下商业资源开发
        4.2.4 媒体广告资源开发
    4.3 香港地铁的成功经验总结
        4.3.1 谨遵市场经济规律
        4.3.2 充分利用物业地产增值
        4.3.3 重视成本控制
    4.4 香港地铁成功的经营经验对南昌地铁发展的鉴借意义
        4.4.1 建立政策性盈利模式
        4.4.2 不断完善土地储备与交易相关公共政策
        4.4.3 加强地铁建设和相关领域的成本的控制
        4.4.4 提前构建较为完善的地铁服务体系
        4.4.5 对商业物业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开发
第5章 南昌地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5.1 目前的轨道交通工程进展情况
    5.2 南昌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问题
    5.3 借鉴香港经验,破解南昌地铁建设难题的对策措施
        5.3.1 及时启动征地拆迁工作
        5.3.2 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
        5.3.3 加强成本的控制
        5.3.4 构建较为完善的地铁服务体系
        5.3.5 做好沿线土地开发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国立,张笑雪;地铁运营成本分析与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2 刘金玲,梁青槐,邓文斌;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联合开发的筹资途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2期

3 施毓凤,杨晟 ,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年02期

4 蒋志珍,张伟瑾;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经济发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年04期

5 陈铁,管旭日,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年01期

6 顾政华,李旭宏,朱彦东,徐永能;地铁运营设备管理维护保养模式的综合评价[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年04期

7 朱沪生,毕湘利;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年02期

8 倪旭东,陶小马;地铁车站地下空间商业开发价值初探[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9年02期

9 李文翎,阎小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土地复合利用研究——以广州为例[J];地理科学;2002年05期

10 张殿业,金键,杨京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J];都市快轨交通;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夏朝阳;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李锁平;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土地利用若干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黄旭辉;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营销[D];厦门大学;2006年

4 沈承诚;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1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51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