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22:1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航空运输各项指标持续快速增长,在国际民航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显著增加,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强。与此同时,我国民航的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正在接近民航发达国家水平。但由于航空运输的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直接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必然影响民航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因此,系统、科学地研究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提出未来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总体对策和基本模式以及实施步骤,提高我国民航的安全水平,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的分析方法有:民航安全周期波动分析,民航安全经济学分析、民航安全风险管理分析以及PEST、SWOT模式下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环境分析等。其中,使用经济学周期波动理论、安全经济学理论等研究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在国內还处于空白或起步阶段。 本文对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研究,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首先,安全管理的介绍和国内外比较借鉴。这部分分析了民航行业特点,重点介绍了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的有关内容,比较了安全管理在国内外的情况及其对中国民航的启示。由第一和第二章构成。第一章在阐述了民航行业特点、航空安全的重要意义和安全管理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文研究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在介绍世界民航安全管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大量国外民航安全管理实践,同时对国内外民航安全管理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国际民航安全管理经验给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启示。 其次,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分析。这部分包括对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历史回顾与分析以及应用PEST和SWOT方法对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环境进行分析。由第三和第四章构成。第三章首先阐述了我国民航发展和安全状况,运用周期波动的谱分析原理对历史飞行事故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民航安全周期波动的特点;然后运用安全经济学理论,对民航安全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宏观民航安全效益进行了实例计算;最后应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通过风险管理的三个过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对中国民航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第四章是利用SWOT和PEST理论和分析模式,对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以及面临的内外部优劣势进行了分析。这部分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针对当前我国民航面临的形势,找出了我国民航安全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再次,提出未来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发展思路。对民航安全管理的研究是为了解决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提出了我国民航未来安全管理的总体对策和基本模式,以及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有理论指导、且符合实际、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民航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对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562
【部分图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旅客周转量,民航,比重


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4%。此外,总催化效应约为1.78万亿美元,包括航空服务带来投资扩张影响对世界GDP的贡献为1.55万亿美元和带来贸易扩张影响对世界GDP的贡献为2300亿美元[81。对我国航空运输业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是:由于我国民航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性显著提高,我国航空运输业的经济效益也显著增加。2005年,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全国经济效益(直接、间接、诱发、催化)大约为7693亿元,相当于国家GDP的4.2%。其中直接经济贡献为611亿元,间接经济贡献为.717亿元,诱发经济贡献334亿元,以上三项总计为1162亿元,相当于国家GDP的0.63%。此外,总催化效应约6031亿元。加05年,我国航空运输业在全国创造了287.7万个就业机会,还向国家缴纳各种税费共计191亿元。

模型图,模型,主要指,决策者


全状况分层模式,即REASON模型,也称之为“瑞士奶酪”模型。REASON模型航空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生产系统,该系统的要素是决策者、基层管理者、织文化、生产活动和防线。其中,决策者主要指系统构建者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层管理人员主要指解释和执行决策者战略的专业人员,组织文化包括劳动者技、知识、动机和意识,生产活动主要指人的实际表现以及设备的性能,系统防主要指防止已经预见的伤害、损失和储运损耗发生的防范措施。这些要素的缺称为事故的隐患。当一系列相关防御、防护、阻碍因素和控制连续失效时,就致了事故的发生。JameSReas。n教授定义了两种类型的组织失效。其一是“显”失效,指操作失误或违章操作产生直接的反作用;其二是“隐性”失效,指织内存在或隐藏的一些状态,这些状态一般是由决策者和各级管理者无意中设的,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会发生作用〔20]。

事故率,世界,民航安全,商用机


从1945年的每1亿客公里死亡2.78人下降到1995年的0.025人,五十年间航空运输死亡风险减少了100倍。全球商用喷气航空器(重量27000公斤以上)发生的全损事故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6.21次每百万架次,下降到本世纪初的1.巧次,平均每10年下降3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商用航空器事故率一直稳定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川。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祥;黄建辉;陈可嘉;;中美民航安全管理比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俞力玲;大时空尺度下民航安全管理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静;基于CA的民航身份验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良深;海南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9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59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