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竞争环境下的深圳机场物流可达性的定量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21:50
   随着航空物流的不断发展,如何判断机场的腹地范围、城市到达机场的便利程度,一直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研究认为机场的服务范围是一种同心圆形,然而在实际条件下,由于各地区交通路网的密集程度不一,实际路网条件下的同心圆的服务范围受到挑战。同时,国内机场建设目前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机场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竞争条件下机场腹地范围也是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定性分析,或结合部分的定量分析。在已阅读的相关文献中的定量分析,也主要集中于航线资源的比较,或者机场自身能力的比较,而没有综合考虑到出行发生地、机场、出行目的地、交通路网等多项因素。本文研究的关键,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的交叉学科背景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提出一种可行的机场物流可达性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所定义的机场物流可达性是指设施向不同地点(包括出发点和目的点)提供物流服务的便利程度。 本文在前人的双对数模式下的帕累托重力模型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误差、距离参数、需求端服务端参数、基于多出行目的地的四项修正,得到了基于单出行发生地单出行目的地的机场物流可达性模型。在进行实际条件下的多机场竞争的合理简化后,基于零售引力模型(一种单指标的二元经验概率选择模型)考虑不同机场之间的竞争。在完成竞争条件下的单出行发生地单出行目的地的机场物流可达性模型构建后,本文建立的基于出行发生地的可达性模型,基于出行目的地的机场可达性模型以及机场综合物流可达性模型,以用于不同对象下的机场物流可达性对比。 模型建立完成之后,本文利用线下GIS平台ArcGIS和线上GIS平台Google Map进行了模型开发,实现了本文所设计的机场物流可达性模型。在文章的最后,本文对竞争条件下的深圳机场物流可达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实证分析的结果上看,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竞争条件下各区域的可达性差异。总体而言,本文将可达性方法引入到机场物流可达性的评价之中,提出多出行目的地的机场物流可达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形成了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并自主开发,多角度实现本文所设计的机场物流可达性模型。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62;F259.2;F224
【部分图文】:

航空货运,周转量,图片,数据库


母行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相比,虽增长迅速,但比重较小,航空运输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明显。2009 年 1-12 月航空运输业主要指标统计情况,从中看出,相比较与 2008 年,2009 年国内整体航空运输各项指标有大幅好转运量同比增长接近 9%。从图 1.1 中亦可以看出,2009 年航空货运量增幅明显,较之于 08 年呈现反弹。

深圳机场,运输工具,铁路,服务范围


图 1.2 不同运输工具的优势区间如何判断深圳机场的现有竞争力,对不同地区人群的吸引力?深圳机场务范围是否为一直广为流传的这种圆形?不同公路,铁路的兴建到底会对机场带来什么影响?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腹地范围(可达性)的分析,作为物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初期和后期的运营都有重要意义。腹地范围的分析不仅是规划纲要中的重要任一,同时也是规划纲要中的重点工程。因此,对机场腹地范围进行研究,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综合运用了交通工程、系统工程和 GIS 理论和方法,开展学科交叉研同时考虑了交通网络、物流节点、物流需求者特征这三方面因素对物设施可达性的影响,克服了单个领域相关研究的局限性。2. 对公路,铁路,航空网络进行多式联运的可达性研究。公路,铁路,航空由于其各自独特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研究是建立一个模型对其中一种情况进行研究,本研究力图将三个模型融到一个新的模型之中,进而实现多式联运式的可达性研究。多式联运析,也是未来物流分析的一个方向。

路径图,时空,路径,理论层面


时间到达指定的点。图 2.2 表示以三维可视化方式显示的若干条时空路径集合这种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为建模、时空可达性方面的研究【67-70】。美Ohio 州立大学 Kwan 教授和 Utah 大学 Miller 教授等将时间地理学从理论层面展到实用层面,建立了时间地理学的测量、分析与可视化表达方法【71-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涛;王黎明;张大泉;;中国民用航空机场的可达性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2 杨家文,周一星;通达性:概念,度量及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2期

3 李平华,陆玉麒;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4 陈洁;陆锋;程昌秀;;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5 王成金;;中国交通流的衰减函数模拟及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6 王法辉,金凤君,曾光;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7 柴彦威;时间地理学的起源、主要概念及其应用[J];地理科学;1998年01期

8 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9 曹小曙,薛德升,阎小培;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10 吴威;曹有挥;曹卫东;徐建;王玥;;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关颖;安徽省公路网可达性的时空演化及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3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83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